街谈巷议
□安徽朱永华
目前,已有十多个省份推出子女带薪护理生病老人政策,受到广泛好评。但记者调查发现,由于缺乏执行细则、硬约束不够等,一些地方的带薪护理假难以落地。(据新华社10月10日电)
实话实说,如今在外打工就业的年轻一族,最不放心的就是不在身边的父母。而上了岁数的老人,身体出现不适时最希望看到儿女在身边,用很多老人的话说,能看到儿女给自己递上一杯水,病就好了一半。但这种最朴实的愿望,往往由于儿女请不到假而落空。
我们都知道,很多民营企业不仅工作时间长,请假还特别难,请假超过3天以上甚至还可能被“炒鱿鱼”。不仅如此,员工请假扣工资是“不成文的规则”,父母一般也不愿让儿女冒着扣工资甚至“丢饭碗”的风险来医院照顾自己。带薪护理假的出台,无疑消除了老人的这块心病。应当说,这既体现出对工薪一族的政策关爱,又是对中华传统孝道文化的一项制度传承。
但令人遗憾的是,因为国家尚未正式出台带薪护理假法规,这项暖心规定只是出自地方政府,对用人单位并不具有强制性,不仅能够享受者寥寥无几,包括用人单位在内和很多需要请假的员工“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应当说,企业出于经营成本的考虑,对缺少政府推动督促的政策往往并不积极主动,尤其是这类需要企业承担支出的福利项目,多是抱着能少则少、能无则无的态度。因此,要不折不扣地落实政策,除了加大宣传力度,也要推出相应的奖惩手段,对主动落实带薪护理假的企业,给予相应的荣誉或政策奖励,而对于一些装聋作哑者要严肃处罚。只有让企业把带薪护理假当真,不落实就要付出代价,暖心政策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新闻推荐
10月10日傍晚,江苏省无锡市一高架桥桥面倒塌,三辆小车被压。据无锡市公安局锡山分局发布的信息,10日18时10分左右,312国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