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七川
10月9日出版的《中国教育报》报道:近期,南京一陪读妈妈不是玩手机就是看电视,而且声音大,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孩子在与她多次争执无果后,报警求助。最后在民警的耐心劝导下,陪读妈妈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表示以后一定不会打扰孩子的学习和休息。
陪读现象是在计划生育政策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增多之后、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迅速提升的情况下产生的。其陪读的家长除了极少数为祖父母、外祖父母外,大多为孩子的父母。因此,掌握一定的陪读经验和技巧,对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极为重要。
其一,“陪读家长”要找好角色定位,学会拿孩子当朋友。家长们应该明白,父母与孩子之间只有建立起平等交流的关系,才能充分打开孩子的心扉,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苦衷和诉求,从而更好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为孩子解决实际问题。其二,“陪读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要以鼓励教育、赞赏教育为主,当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认可时,其自身的潜能会进一步激发出来,有利于提升他们挑战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其三,“陪读家长”要时刻保持“常态”,特别是高考生的“陪读家长”,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要知道哪怕自己的些许情绪波动,都会“传导”到孩子的身上,造成他们更多的紧张和焦虑。其四,“陪读家长”要尽可能多地读一读教育方面的书籍,了解孩子各个成长时期的心理变化和不同需求,做到有的放矢,尽心呵护,为家庭亲情“保温”,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护航”。
新闻推荐
全球首架大集成航空物探遥感综合调查飞机与公众见面 “航空地质一号”正式亮相
据新华社天津10月10日电(记者王立彬王晖)作为目前全球首架且唯一一架集重力、磁场、航空摄影、高光谱遥感等于一体的航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