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耀这片土地,
五星红旗迎风招展,
在京广铁路大动脉上,
有一趟往返于武昌与北京的列车,
Z37/8次京汉先锋号红旗列车
这是由武昌始发的第一趟进京列车,
70年风雨兼程,
它是新中国同龄车,更与新中国一同前行!
01
高露是现如今Z37/8次列车2组的列车长。
Z37/8次列车是一趟夕发朝至的列车,每天晚上从武昌站发车,第二天早上抵达北京西站,对于高露和其他的乘务员来说,开车前两小时的准备工作,就是整个乘务工作成败的关键。
小到一个果皮盘,甚至一个衣架、一双拖鞋的开口定位,每一个细节,每一个部位都精益求精。
但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Z37/8列车由机车连挂,在机车连挂之后,列车才会通电。换句话说,在现如今这个季节,所有乘务员们的开车前准备工作,都相当于是在三十八度高温下进行的密封式工作。
由于是夜间发车,哪怕发车后所有工作都已经做完,列车上所有乘务员们也都会待在边座值守,一坐就是一整夜,随时随地为乘客服务。
然而这些辛苦,对于高露和其他乘务员来说,都是日常。
// 乞萍 老一辈Z37/8次列车乘务员
“优良的服务精神,是Z37/8的传统。”
乞萍是老一辈Z37/8次列车的乘务员,回忆起当初在Z37/8次列车上服务的日子,她笑着说,那时候为了保持车厢内干净,经常做卫生一做就是一整天,有时候丈夫李汉章过来找她,发现她已经累得在暖管下面睡着了。
那时候条件不好,她们这些乘务员就利用休息时间去李公寨、鸡公山采茶,拿到列车上给乘客们泡水喝,车上还会专门准备一个小小的服务袋,放着针和扣子之类的小东西,给需要的乘客使用。
现如今,Z37/8列车上,每个包房都配有专门的暖水瓶,乘务员们会为乘客们准备茶叶,会帮他们送水。
经过70年的时光洗礼,Z37从绿皮车变成了全列卧铺的移动星级宾馆,由多站慢车,升级成一站直达。列车环境越来越好同时,红旗列车的服务精神,也被一代代乘务员们传承下来。
02
陈仪琳是Z37/8次列车2组乘务员,从去年12月份开始工作到现在已经有半年多时间。
半年多来,她基本没回过家。
“我们一般都是上两天班然后休息两天。”陈仪琳告诉我们说,因为特殊的工作时间,她基本没什么时间回家,今年生日,也是在列车上度过的。
然而,对于女儿这样的辛苦工作,远在河南的陈仪琳妈妈,却心疼的直掉眼泪,于是,在跟女儿通过视频电话之后,陈仪琳的母亲做了一个决定:在女儿生日这天,去武昌看她。
在家里准备了女儿爱吃的东西,妈妈坐上火车赶往武汉。
当陈仪琳在电话里接到母亲打来的电话时,万万没想到母亲会来的她惊喜地朝妈妈飞奔过去,两人在火车站前相拥而泣。
“你不能回家,我们就来看你。”陈仪琳的母亲一边擦眼泪一边跟女儿说,他们心疼她辛苦,却也知道她的努力是有意义的。
在与新中国同龄的列车上,为所有乘客们服务。
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代又一代Z37/8乘务员们的荣光与青春。
在跟母亲度过短暂的相聚时光之后,陈仪琳带着母亲的爱与支持,和其他乘务员们一起,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之上。
“我是06年退的休,年轻时候能跑Z37/8次列车,我觉得很激动,很荣幸,也很高兴。
——乞萍 老一辈Z37/8次列车乘务员”
“从02年一直到17年下车,我担任过列车员,也担任过列车长。服务就像两条钢轨,永远没有止境。
——高志婕 直达车间干事”
“在哪儿上班都要好好干,干到最好,干到极限,我觉得非常骄傲,在这个岗位上。
——高露 Z37/8次列车2组的列车长”
从武汉到北京,现如今已开通高铁和普速列车百余趟,然而对于大多数老武汉人来说,与新中国同龄的Z37/8京汉先锋号红旗列车,永远都是他们记忆中无法代替的那抹亮色。
Z37/8,这趟与新中国同龄的列车,风雨兼程70年,承载着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的宗旨和光荣传统,也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列车服务人员的荣光与青春。
与新中国同龄,与新中国,一同前行!
导演:费明熠
编辑:菜菜
新闻推荐
中国船舶工业物资华东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凤祥(副局级)涉嫌受贿、挪用公款一案,由上海市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