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旅日速写 余公

来源:皖北晨刊 2019-10-10 17:41   https://www.yybnet.net/

趁儿子在日本学习的假期,我和老伴乘机前往,合家团聚,同时由儿子引导,零距离感受一下这个一衣带水的邻国。在日十天,所见所闻,感觉有记录的价值,但总归是浮光掠影的一瞥,所以只能是“速写”。

行文自然有归纳提炼,笔者尽量追求素描化,做到客观求实;摒弃漫画化,不做主观评判。

自律与共享

在机场接到我们,儿子便带着去乘地铁。因本人有口干之疾,需时常补水。儿子见状马上提醒,要寻偏僻无人处方可饮水。儿子说,在日本,吃东西必须到餐厅,喝水也必须有适当的坐处,最不济也要是偏僻背人处才行,当众吃东西喝水,是十分粗鲁的行为,会遭到严重鄙视。刚踏上这个岛国就被教育一番。

第二天恰逢东京地区今夏最大的一次花火大会。仿佛国内的庙会,晚上在一个近地的小岛上放烟花,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观赏。观赏区域封闭管理,禁止机动车进入。封闭区内有各种小吃摊点,日本的男男女女有的身着浴衣(大约是简便的和服),便当街买来吃喝;有的选择好观赏处铺下塑料垫,自带食品席地而吃,这是例外。后来,看到有几个白人小伙子在地铁上不管不顾地吃东西。此外再未见到有当众吃喝者。

洁净是日本名闻遐迩的东西,也确实名不虚传。无论是街道小巷公共场所,还是房前屋后私人秘境,都没有纸屑烟头塑料袋等脏物。车,是锃光瓦亮;房,不灰头土脸。只有僻静小路旁,偶有几根杂草。后来到大阪,儿子说关西地区较关东豪放,卫生等会差一些。不过观察下来,差距并不明显。

好的环境是长期坚守的结果。在日本,只有厨余垃圾可以每天都丢,其余的要详细分类,每周一天定时丢弃相应的垃圾。厨余垃圾也要整理好,餐盒等要洗净。儿子笑称,丢的比用的还干净。

日人随身带有垃圾袋,外面产生的垃圾要带回家处理,不能随意丢弃。果然,花火大会结束,各人都把自己的垃圾装进包里。人山人海散去,地面恢复如初。

排队,是日本人的生活方式,无论是购物还是乘公交,后来的人会自动排队,耐心轮候。日本路窄,双向四车道已属宽路。日人驾车像是不会拐弯,总是一辆接一辆行驶在固有车道,不到转向绝不变道,且每到路口必减速(绿灯时除外),如遇行人、自行车等,必让人通过后才走。

在日期间,只在一个车站里看到一间警察用房,里面一坐一站有两个警察。后候机返国时,有警察走巡,此外再未见过警察。日人行为的背后有多少法律管束不得而知,看上去是自觉自愿自然,而比较彻底自律的结果,是好环境全体共享。

节物

岛国日本多山,海洋资源丰富,其它资源匮乏,有节约物料的传统。

日人对物料的极致节约体现在方方面面。以吃为例,日式小吃店里多有定食,就是套餐,一份饭加一点菜一点沙拉小半碗汤,或一份面加一点菜一点沙拉。通常,所有这些东西全部吃下去包括里面的每一根葱丝,作为一个中原成年男子,会觉得有六七成饱。然而,就此起身直到吃下一顿饭,也并不觉得特别难过。民以食为天,日人的节约首先从吃上对自己这样恰到好处地下手,所以你基本上看不到大腹便便者。

日人衣着简朴,基本看不到大牌华服,可能是棉麻居多的缘故,多褶皱,看起来像地摊货。职业人士着正装,即是八月炎夏,西服革履的也不乏其人,还有各业的职业装,包括上文提到的浴衣,看上去都质地一般。

“一户建”是日人居住的主体建筑。一两间地皮,一般建3、4层,2层的也有,层高较低。门前多有小院,数平方至十数平方,均打理得井井有条。户与户之间参差错落地紧挨着,不浪费一点土地。

日人房间之小让老伴颇多抱怨。我们所住酒店,有几次行李箱都难以打开,要两人侧身才能错过,加上层高较矮,老伴多次吐槽。

街头最多见的车型是“大皮鞋”。豪车保有量绝对低于笔者现居的四线城市。骑自行车的很普遍,有专门的自行车停车场,商店等街边空地也会安装自行车停车位。没有电动自行车。有电动助力车卖,但街上极为少见。

要说日本不节约的地方也有,就是水。大约岛国丰水的缘故,日本的马桶冲水量恨不得有国内的一倍,反正是稀里哗啦冲半天。

日本城区里有时能看到墓地,不大,三两间屋大小。墓碑为石刻小方柱,高不及米,每平方可置3、4位,占地极小。从生到死,都不多耗资源。

人性化

极致节约的另一面,是极致的人性化设计。譬如,虽然居住空间有限,但室内设计紧凑合理。在京都、东京所住酒店,洗卫部分不过4平上下,可设计师硬是把洗手、洗衣、沐浴和便溺功能分隔开来,为此相应安排了平开门、180度开门、推拉门、折叠门等。此外,卫浴部分均为整体设计安装,遇有地震等灾害,是一个坚固的避难所。

无论是地上铁(新干线)还是地下铁(地铁),车站设计科学,不同线路间换乘多可在站内完成。车站基本都在城中,大的站点同时是一个商业综合体,衣食家用,一应俱全,到站购物返家,十分方便。

轨道交通上能体现节物与人性化完美结合的地方有很多,譬如京都的东寺站是个小站,兼顾场地和出行需要,登临不同方向月台的两部扶手电梯,一部是一人宽的小电梯,另一部则是两人宽的正常款。因为被拍进《灌篮高手》的片头,面朝大海的镰仓高校前站成为一处著名景点。小站只设计了一道铁轨一个站台,乘客从一侧上下,方便观景,同时在去道口观景拍照时,无需横穿铁路。

新干线有一种“自由席”,乘客可在当天乘去往目的地的任意一次列车,当然只能进入自由席车厢乘坐。而乘坐去往江之岛的专线列车,因沿途景点多,游客当天便可在任一站点不限次数任意上下。

公交车站的广告牌设在人、车道分界处,雨棚搭向人行道,乘客在人行道上候车,安全有序;行车道立面干净美观;广告牌中间的空档排队上下。公交车进站后,会向车门一边侧倾,降低高度,让乘客不费力地上下车。

说句题外话,由于全部是公司化运营,日本交通出行的费用是真高。公交车东京地区上车就是170日元,合人民币10多元,乘坐里程多的话还要分档再加钱。从羽田机场乘地铁,儿子把车票交到我手里,970日元,一下飞机就吓了我一跳,合60多块钱。坐下来感觉跟刚从上海南到浦东机场差不多,可那只要7块钱。

日本还是一个现金社会,很多小店只收现金。日元最大票面是1万,最大的硬币是500,虽说公交地铁售票都有完善的找零设备,可弄起来还是比较麻烦。中国游客多的缘故,不少店能刷银联卡,极少的店支持支付宝、微信付费。在移动支付方面,比起路边买个烧饼都能手机支付的国内,日本已经远远落后了,这或是其人性化不足的一面。

清淡的重口味

日本料理擅生鲜、口味清淡,这是原先文艺作品给我的固有印象。然而,一吃之下,实感大谬不然。

一进日本餐馆,首先给你一壶冰水,就是加冰块的自来水。虽然清淡,但着实是重口味吧。前文提到,笔者需要时常补水,平时都是杯不离手,这下可好,每次出门带一杯茶,喝完只有买矿泉水,绝不会有地方续水。

儿子介绍,日人不喝开水,平时都是直接喝自来水,入夏后还要加冰。不仅如此,日料的很多菜品饮料都要冰镇。每天弄得一肚子冰凉,除了很不习惯,还令我对传统养生理论和养生方法产生严重怀疑。因为,忌食生冷几乎是各养生门派的共识。而日本,以人均寿命长期高居榜首的成绩对此做了颠覆。

抵日的第一顿正餐,我和老伴请儿子和他的室友吃饭。他们选了住所附近的一家面馆。我说要不要正式一点,俩小子坚持不换,一致强调说那家“太好吃”了,有不少人专门开车赶来吃呢。我本来也喜欢有特色的苍蝇馆子,便欣然前往。

先喝一杯冰水,俩小子点餐,我拿眼四下寻摸:基本满座,四壁贴着菜品广告,最长的一面墙上悬了一块木匾,原色,黑字,写着——味噌,日本人的宝物。

面上来了,汤面,上面三片手掌大小半公分厚的大肉,肥瘦相间。肉是卤过的,再烤,再切片。说“太好吃”了,就是这些肉,儿子说是北海道的做法。我和老伴哪里吃得下这许多肉,各留一片,将另两片匀给小伙子。肉有部分烤糊了,更重要的是汤,味噌汤,太过鲜腻,让一直自命凡是好的都能欣赏的我有些吃不消。

到京都又吃了一次浓厚鸡白汤面,也是鲜腻的不得了。我说下次不要再吃浓汤的了。儿子笑了,说没有不是浓汤的。

不仅是吃面,吃米时供的有汤,用鱼虾和海带等熬制,也是鲜腻得无法下咽。

日本也有非重口味的东西,比如腌制的小菜,口味反而比较清淡。还有芥末,基本没有辣味,让我以为吃到了假货。

面里的大肉小伙子们都吃光了,而且坚持说太好吃了,并说两人有约定,每周只能吃一次。其实,哪里是太好吃了,这分明是太馋了。

慢生活

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是对日本人生活状态的普遍性描述。作为游人过客,自然无法感受他们工作的紧张,却在游历中发现了生活中的慢。

还以排队来说,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分先后,日人就会自觉排队,从未发现抢插队现象。地铁公交到站,人们依次上下,也没有抢座现象。不知道是不是停车时间有规定,反正是上下客完成后,地铁公交都还要停一段时间才开。呆在敞着门不走的车上,感觉一下就慢了下来,竞争心仿佛也消弭了。

街上是看不到着急忙慌人的,只有乘扶手电梯时,会经常有人在空出的一边走上走下。

大阪号称日本的购物天堂。儿子引我们去往一个著名的商场,网上说是可以血拼的地方。七拐八拐走了好远的路,找到却吃了闭门羹——当天停业休息。附近还有一家网红店,再找,真背,居然也是停业休息。儿子说,日本的商场商店,一般每月会固定一个日子停业休息。果然,接下来发现不少商店门前摆个小牌,写着三天后休息之类的。

除了固定的休息日,不少店每天还有严格的休息时间。那天,到达著名的花见小路大约是晚上8点半的样子。儿子带我们去一家网上好评店吃饭,一边走一边说,可能吃不到了。进了店堂,出来一位和服女孩迎宾,得知我们没有预约后,礼貌地让我们稍等。她碎步跑回去问了一通,回来给我们道歉说不能接待。接着找另一家好评店,店门虚掩,探身进去,稍后出来一位优雅的白发老妪,态度诚恳地抱歉说,实在太晚了,恕不接待。最后,我们只有在大路边随便找一家店解决了温饱问题。

我们网上预订了京都的一家酒店。到店后被告知,每晚7点到次日早9点无人值守,客人完全自助。这固然是减少用工的缘故,但也保证了员工的休息。

据说红火一时的味千拉面就是创始人在日本一间十余个餐位的小面馆饭后与老板签下了中国区的经营权。定期休息、过时不候、非预约不接待,更不去考虑开连锁加盟店,这种有生意不做的慢生活,让习惯长期加班的我不免唏嘘。

守护·活力

王小波曾写道:生活就像被槌……之所以想到这句话,是因为我发现日本人好像比较耐槌。

早就耳闻日本出租车司机很多70多岁的老人,留心观察,果不其然。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维护交通、秩序的,也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花火大会外围,有很多老人在铁马边值守;经过商业综合体——日本人叫“茂”——停车场出入口,老“协警”们起劲地挥舞交通指挥棒,指挥行人通过、提醒车辆避让。

在著名的东大寺,石庭门前,一位值勤的老人看到有游客手拿碳酸饮料瓶,立刻两眼放光兴奋起来。看到该同志果然意欲进入石庭,立即上前阻止。游客将饮料装入包里,表示不会在内饮用后,老“协警”便喜滋滋地转身寻找下一个“目标”去了。这些老人共同的一点是,或有疲惫之色,却无厌恶不耐之气。所以我认为他们比较耐槌。

儿子的意见让我释怀。儿子说,日本人认为社会是一个整体,每个人的都是社会有机组成的一份子,每个人做好自己就是对社会的贡献。不提倡主动帮助他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做好自己时得以实现,这是他们对社会、家庭、子孙后代的守护。

儿子又说,日本的问题是社会缺乏活力,每一入夜,便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说起来是表象,其本质又何尝不是呢?一个点心店做百年,固然是传承有序、匠心独具,但又何尝不是缺乏创新、缺少活力呢?小国寡民,所到之处倶都谦恭平和,彻底的秩序化、程序化,人生也就轨道化了。

写到最后,忽然想到一件不相干的事。那是到日本第二天,电视新闻播报,东京郊区一个葡萄园丢了约上百串葡萄,东京警事厅做为重大案件立案。后在一家超市里看到,一串葡萄售价近1000日元,合人民币约66元。100串葡萄价值6000多元。

新闻推荐

北京新规:中介等违规3次以上禁用互联网平台发房源信息

10月10日,为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秩序,维护租赁当事人合法权益,在6月26日-7月2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双面“凤凰”2019-10-10 16:31
评论:(旅日速写 余公)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