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即将奔赴南极 一路向南!中国“双龙探极”时代来临

来源:南宁晚报 2019-10-10 06:55   https://www.yybnet.net/

“雪龙2”号随船医生(中)在检查船上设备

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10月9日起航,前往深圳。预计10月13日靠泊深圳蛇口邮轮母港。“雪龙2”号船停靠深圳期间,将举行公众开放活动。目前,1200个免费参观名额已被热情的深圳市民抢订一空。活动结束后,“雪龙2”号将首航南极,执行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任务。

1 最大亮点

双向破冰增大船舶安全性

“雪龙2”号建造工程由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组织实施,芬兰阿克北极有限公司承担基本设计,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708研究所开展详细设计,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建造。

从2008年12月上报项目建议书,到2019年7月“雪龙2”顺利交付,项目建设历时10余年。

双向破冰是“雪龙2”号最大的亮点。我国极地科考主要选择在南北极海冰较少的夏季开展,即便如此,部分极地海域仍常年冰封,而现役“雪龙”船破冰能力有限,无法满足极地学科考察的需求。

“雪龙2”号采用两台7.5MW破冰型吊舱推进器,是全球第一艘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具体来说,双向破冰是指船艏和船艉均可破冰。一般的破冰船大多是由船艏向前破冰,一旦遇到较厚的冰脊需要转向时,容易被冰脊卡住。“雪龙2”号利用船艉破冰技术可以“啃下这块硬骨头”。

报道称,双向破冰技术使“雪龙2”号在冰区的操纵性能得以极大提高,实现冰区快速掉头、转向,尤其是在南极近岸冰情复杂、水域狭窄的环境中,极大增强了船舶的安全性。并且这也意味着我国极地考察区域和季节得到了极大拓展和延长。

2 过人之处

满载先进设备的科考平台

不仅如此,“雪龙2”号还有诸多过人之处。

当船舶在密集冰区时,破冰作业会带来大量碎冰聚集在船身周围,科考设备无法在船艉和舷外实现下放。此时,科考人员可通过月池布放设备开展科考作业,从而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令人耳目一新的还有,“雪龙2”号配备了动力定位系统。先进的动力定位系统不仅让船舶停得更稳,还能辅助开展科学考察。动力定位系统的使用,使“雪龙2”号在4级海况下可满足大型科考设备的定位收放要求。

“雪龙2”号装备有国际先进的海洋调查和观测设备,能实现科考系统的高度集成和自洽。在综合环境调查方面,具备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主要海洋和大气综合观测取样能力,能够成为极地海洋基础研究综合调查观测平台;在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方面,具备在极地海区季节性地开展海洋地质、海洋重力、磁力和地震的调查作业能力,能够成为极地海底科学调查研究的工作平台;在海洋生物、生态调查方面,具备海洋生物、生态调查和评估的手段,能够成为极地海洋生物储量调查的基本平台。

3 首航南极

将极大提高极地科考效率

在国内的科考船大家庭中,“雪龙2”号是一艘真正意义上的“智能船舶”,装配智能船体、智能机舱、智能实验室及智能穿戴等。通过为全船设备配备各种传感器,实现全船信息的全方位智能感知、获取、交换和展示;基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实现船舶和科考的智能化运行和辅助决策。

例如:“雪龙2”号配备了大量走航观测设备,可在船舶航行过程中自动观测气象、海洋基础环境和海底地形地貌等,提取主要参数数据。有了这些智能设备,科考队员还可以随时了解观测设备在水中的位置,判断回收时间,并提前在实验室等候进行样品分配。

30多年来,我国已先后建成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4座南极考察站和北极黄河站,南极罗斯海沿岸的中国第5座南极考察站目前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雪龙2”号今年首航南极,标志着我国极地考察现场保障和支撑能力取得新的突破,“双龙探极”时代正式来临。届时,“雪龙2”号与“雪龙”号将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双船作业模式,这将极大提高极地科考效率,共同助推我国极地科考事业发展。

综合中新、中广报道

★“雪龙2”是我国继“向阳红10”号“极地”号和“雪龙”号之后的第四艘极地科考船,是一艘满足无限航区要求、具备全球航行能力,能在极区大洋安全航行、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

★“雪龙2”双向破冰均具有以2~3节船速连续破1.5米冰+0.2米积雪的能力,可实现极区原地360°自由转动。

★“雪龙”船舯设有160平方米的作业月池车间。车间内同时设有一个边长3.2米的方形月池及CTD收放系统,用于在完全冰区或恶劣海况下的科考作业。

★“雪龙2”船长122.5米,型宽22.32米,设计吃水7.85米,设计排水量13996吨,航速12~15节,续航力2万海里,自持力60天。

★“雪龙2”采用清洁设计,除满足最新极地规则中防污染要求外,船舶发电机组排气管均装有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SCR装置,优于国际海事组织最严格的环保要求。

新闻推荐

白云苍狗 (外一首)

□青岩(山西运城)头顶虚无期冀大块的云朵是母亲心悦的棉垛我不能透露她的心事如秋后连阴天那些腐烂的棉桃喜欢坐上石碾子说...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即将奔赴南极 一路向南!中国“双龙探极”时代来临)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