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是一个奖,又还没有得,不必都来找我” 作家残雪。
残雪作品。
随着10月10日诺贝尔文学奖颁奖日的日益临近,预测赔率榜上,中国作家残雪一直高居榜单前几名,让很多人对她得奖充满想象。
在英国博彩公司NicerOdds给出的2019年文学奖预测名单中,残雪与加拿大女诗人安妮·卡森、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肯尼亚作家恩古吉·瓦·提安哥、俄罗斯女作家柳德米拉·乌利茨卡娅等成为获奖的热门人选。
不管得奖不得奖,很多人开始意识到,残雪这位实力作家的存在。人们纷纷找来残雪的作品去阅读,还找来她此前接受采访发表的个性观点。
10月9日中午,残雪的作品常年合作出版方湖南文艺出版社在其微博官网上贴出了残雪的回应:“目前只是进入赔率榜,还没有得奖。国内的朋友太重视这个奖了,这只是一个奖,又还没有得,不必都来找我。”
残雪表示,入围跟得奖之间还差得远,因为“这个奖的结果有成千上万的可能性,目前是预料不到的”。她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对于此次的入围,我很高兴。这说明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比以前开放,开始重视高层次的纯文学。”
残雪还谈到,“虽然有些专家、研究者和作家推崇我的作品,但是读者群体还没有起来,广泛的影响还不够。博尔赫斯、卡尔维诺,我最崇敬的这两个作家都到死也没有得到诺奖。因为他们的作品之前太小众,但是他们的影响比有些得奖的作家还要大。”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编辑眼中的残雪
“编辑了100多万字,仍没有读懂她”
在湖南文艺出版社编辑陈小真的电子邮件里,往来邮件最多的联系人是残雪。在陈小真的印象中,残雪亲切、和善。
据陈小真介绍,30多年来,残雪日复一日地过着“单调刻板”的文学生活。七点钟准时起床,九点钟开始阅读和写作,一个半小时。下午两点钟开始阅读和写作,也是一个半小时。这两部分时间她写的是哲学书。然后,进入锻炼时间。晚餐后,开始进入一个小时的小说创作时间,之后是英语学习时间。
“残雪不用手机,不用微信,这让她省去了许多没必要的干扰,可以专注于她的文学和她的哲学。”陈小真告诉记者,残雪的写作每天都是定时定量的,每天只写一个小时,大概就是八九百字,而且从她开始写作至今全部都是手写。
陈小真还介绍:“残雪的英语学习,简直就是一个励志的故事。一个小学毕业生,那个年代学校应该还没有英语课程吧,却可以无障碍看英文小说和英文哲学。”
二十多年的英语自学,让残雪阅读英文小说轻而易举,以至于她的小说翻译到国外,她自己做自己外文书的英语校对。她还自己用英文写文章,写了一篇谈自己创作的文章发表在美国杂志上,又被英国著名的《卫报》转载,后来因为残雪的这篇文章,《卫报》特意开了世界各国作家谈创作的系列。
残雪对当代中国的翻译作品基本上持否定态度,觉得翻译得太差了,这也是她看英文原著的原因之一。像卡尔维诺、博尔赫斯,这些作家的作品都是读的英文原著。“她是作品翻译到国外最多的中国女作家,也与她的这种长期的英语训练分不开的吧。”陈小真说。
据陈小真介绍:“来出版社就开始陆续编辑残雪的作品,已经编辑了一百多万字了。但是说实话,我不敢说我读懂了残雪。”陈小真认为,任何一个轻易说出读懂了残雪的人,其实都是值得怀疑的。
陈小真认为,残雪的想象是天马行空的,梦呓一样的,谁也无法预料读她的小说接下来会有什么情节出现,任何情节都是情理之中却又是无法理解的。残雪让她的主人公做各种莫名其妙的事情,而且一直都是莫名其妙地做下去。残雪小说的故事,充满了荒诞感,离奇古怪,而且是极其独特的,这种独特贯穿了残雪几乎所有的作品。
“这是属于残雪特有的叙述方式,她总可以在平凡中发现和创造全新的个性人物。行为方式的独一无二,语言的独一无二。这是极具残雪特色的写作,任何人都模仿不来,而且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叙述。正是这种天马行空,拒绝了很多读者,也正是因为这种天马行空,造就了残雪的独一无二。”陈小真说,这是一种悖论,一方面独特,另一方面不被理解,一直被误解。但是对残雪自己来说,或许并不是一件坏事。残雪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她在一直坚持自己,并且一直会继续坚持下去。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新闻推荐
装了保温层后家里漏水? 市民无法在家居住,是否因保温层外墙施工导致有待调查
半岛记者潘立超报道本报10月9日讯近日,家住南京路77号甲的市民王先生拨打半岛都市报热线96663反映,他住的房子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