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香
有这样一个人,他双脚沾满泥土,默默扎根基层,他用医者仁心书写守护者的故事,他的付出远比你我想象的要多,他就是村民口中“年龄不大学问大,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最美村医陈三元。
小村医大情怀
今年47岁的陈三元,是双桥街道隆兴村的一名村医。带着儿时从医的梦想和为更多老百姓服务的初心一路奋进,终于在1994年卫校毕业后,正式加入医疗卫生服务行业,一干就是26年,他将所有的青春故事都留在了隆兴村,用爱和责任浇筑起村民生命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在刚刚成为一名村医时,陈三元义无反顾地将村卫生室的基层医疗及卫生防预工作承担起来,并义务担负起广大儿童卫生预防接种工作。陈三元告诉我们,早前的隆兴村卫生室房屋简陋,面积狭小,只有16平方米,且药房、诊断室、治疗室都在一间房内,不符合医疗用房要求,为了提供更加全面的医疗服务,2001年他贷款5万元重新修建了村卫生室,使村卫生室的医疗用房面积达到100多平方米,不仅设立了单独的药房、治疗室、诊断室、观察室,还增添了诊断床、产床及常规检验等常用设备。他凭借自己精湛的诊疗技术,使很多患者在疾病早期得到诊断,妇科病和高危孕妇得到筛查,从而减轻了病人的病痛,降低了本村及相邻几个村的孕产妇死亡率。
根据医改统一要求,现在的隆兴村卫生室位于隆兴村村部旁边,陈三元和同为村医的妻子刘示霞将这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在几盆绿植的点缀下,更增添了几分温馨气氛,基础医疗设备应有尽有,药品码放整整齐齐。陈三元告诉我们,为了更好地服务村民,他们在卫生室支起了一张床,每天驻扎在卫生室,村民随呼随应、随叫随到。
村民健康守护人
一个秋高气爽的午后,正逢第三季度家庭医生下队履约阶段,陈三元和妻子分别骑着载有体重秤、血糖仪、健康一体机等设备的电瓶车赶往隆兴村陈东二组。在到达固定服务点张有英家后,陈三元迅速将设备摆放好,接通电源,进行调试。不一会儿的功夫,村里的老人全都聚了过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与陈三元寒暄起来。在详细询问每一位村民近期身体状况后,陈三元耐心细致地为大家测量身高、血压和血糖,针对检测结果,再给出相应的建议,“血糖有点高,要减少糖分摄入量,村里环境好了,不忙的时候,可以到处走走,适当增强体育锻炼,平时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哪天有空去复查下血吸虫,看看现在有没有复发……"
“陈医生是个品德高尚的人,只要有人生病,他就尽力想办法把人医治好。我家老头子生病的时候,我用板车拖着去看病,他不要我拖,每天晚上都来我家给老头子吊水、打针。"今年83岁的张有英老人是陈三元的一位履约对象,在她的心里,医生的本职工作不仅要为老百姓服务,还要始终将大家的冷暖挂在心中,而陈三元就是这样一位称职的医生。
在隆兴村,陈三元在为2000多名村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的同时,还要深入每一个村民组为1000多位村民履行家庭医生职责,将服务送至每一位村民家中。
无私奉献作表率
陈三元于200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获得2019年区优秀共产党员,并多次获得双桥街道优秀共产党员、卫生工作个人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是上级党组织培养了我,是这方水土养育了我,我感谢现在拥有的一切,而我又是一名基层党员,我能做的就是响应国家政策,履行一个党员应尽的义务。"身为一名共产党员,陈三元始终支持拥护国家方针政策,他积极响应国家征兵号召,保留其儿子学籍,将儿子送入部队去历练,希望他未来能成为家庭的支柱,国家的栋梁,同样也能为广大适龄青年做好榜样。
在当地,无人不知陈三元,无人不喜陈三元,每当提及陈三元,村民都会纷纷竖起大拇指,交口称赞。隆兴村留守孤寡老人多,陈三元对卧病在床的老人上门诊治,对腿脚不便的老人接送治疗,关于陈三元的好事迹比比皆是。由于他技术过硬,口碑极好,周边村甚至外乡村的病人都慕名而来。陈三元坦言,只要村民需要他,他会一直守在这方最熟悉的土地上,心甘情愿奉献一生。
新闻推荐
近日,江苏省市场监管局网站发布空气调节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分析报告,荣事达、宾维、红麒、KEG等商标分体挂壁式空调器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