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负有心人,有心人也能不负生活中的缱绻情意。沈阳一对父子就挺有心:从1985年开始,每年国庆节期间,他们都会在沈阳中山广场拍一张照片作为留念,至今已坚持了35年,年已64岁的父亲王彦说会“拍100年”。那些颇具时间跨度的合影照片传上网后,他们瞬间火了。
亲情之美被岁月沉淀成了生活之味,个中的醇厚难免让人回味。照片上父亲盛年儿正幼、儿子长大父已老的景象,就让许多网友百爪挠心。一句“别问时间都去哪了?岁月带走了一个人的青春,其实是给了另一个人”,代言了不少人的心声。旷日经年的“编年体”般的父子照,自然是亲情的影像化呈现。这份亲情最打动人心的地方,或许就在于其平淡却温润,距离阻隔不了,时间冲淡不了。
生活总会被“年代感”上色。在照片上,虽然是同个地点、同样姿势,可父子二人穿着、身后建筑、城市色调却都有着明晰的岁月留痕,其嬗变也给人时过境迁之感。正因如此,他们一拍就是35年的合影,记录的不只是岁月变迁在他们身上的印记,更有他们“背靠”的时代巨变。
耐人寻味的是,他们定时合影的节点很特殊——是在10月1日。他们合影纪念中的“意义感”,跟节庆氛围挺搭。而在此节点上拍出的人与物,也能反映其时的个体精气神与社会风貌。拿这本父子相册来说,照片内是一个家庭的美好存证,照片外则是一个国家巨变的局域映射。王氏父子身后的高楼平地起景象,还有后来出现的广告牌,都是社会发展的掠影。
事实上,国家发展与“走心相册”背后的家庭美满图景之间,的确也有着深层次的关联。王家父子照中展示出的积极生活与彼此顾惜的美好,就为窥探社会发展的影响提供了“家庭显微镜”。
也因此,这对父子连续35年国庆存照的意义,原本指向亲情敦固,最终却溢出到社会层面。他们追求与感知的这份美好,该在更多人身上延绵,而整个社会也不能辜负这般对美好生活(包括温润亲情)的向往。据《新京报》
新闻推荐
国庆长假,各大景区人山人海,各大影院座无虚席,各条街道摩肩接踵。10月1日至7日,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497.1亿元,同比增8.47%;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