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我们在别人吐槽的奇葩事例里,早就见识过这个有点搞笑又有点荒诞的“寻爱”模式。那些人为制造的鄙视链、人为推崇的“硬通货”,都让相亲显得既势利又古板。不过好在,总有人看得开,相亲?相什么亲?当代社会,它只是替孤独的年轻人又生造出一个社交途径罢了。
相亲市场“硬通货”
相亲市场从不缺鄙视链,如果说原来物质高配才是“硬通货”,那么现在的人们更在意这些……
关键词:原生家庭
在90后相亲市场上,越来越多的人张口就谈“原生家庭”,毕竟中国式婚姻中一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结婚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事”。当原生家庭被视作“巨婴男”“凤凰男”“孔雀女”“捞女”等人格形成的诱因,90后不仅得考量对方的家庭背景,还得考虑能否与对方家庭建立和睦关系。
关键词:母胎solo
现在的年轻人普遍都太快,看剧要二倍速,谈恋爱要既成的。花时间和精力去陪伴另一个人成长?那跟养女儿、儿子有什么差别,他们一边向往最纯粹的爱情,一边高呼着“宁愿要二婚的,也不要没谈过恋爱的”。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不,年轻人更愿直接找个成熟的对象,让对方引领自己成长。
关键词:身高溢价
相亲中,身高有多重要?比年龄、颜值、钱财、学历、家世更重要。据大学硕士许荣漫对南京“万人相亲会”的实证调查,在相亲过程中,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身高永远都高居对对方条件要求的第一位。也就是说,身高不再是择偶标准,而是一种相亲的准入门槛。
多了个社交途径
大多年轻人厌恶相亲,皆因它更像是个条件的计算,两个待沽而售的货物,互相拿出筹码,各自掂量,极力保证相亲成功的对象必须得物超所值,于是你会发现,相亲,奇葩扎堆,都是荒诞。虽说这种可悲可恨的相亲模式还在继续,但也有越来越多的新型相亲正被年轻人所接受。
其实相亲这道门,打开之后是一条社交路,至于你们相亲之后到底如何发展,和你通过别的途径认识一个人并没有多少差别。该商业互吹的时候商业互吹,该踢人拉黑的时候踢人拉黑,现代社会又不是包办婚姻,相亲只是多一个社交渠道罢了。
用“放大镜”看优点
此前,一张匿名的女方相亲条件表刷屏朋友圈,其中列出的条件,更有某APP积分的要求,让人啼笑皆非。而最近自称有着互联网公司P8职位待遇的男方相亲帖,其落在文字上的谜之自信也教一众网友无语。
有的相亲之所以被人形容得面目可憎,是因主角不仅把“爱情”当成一笔交易,还罔顾情面,坐地起价。而那些被晒至社交网络上自说自话且相当严谨的相亲条件,大概都忘了这句“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要用放大镜看别人的优点”。(来源:城报)
新闻推荐
韩立明据“南京日报”微信号报道,中共江苏省委决定:韩立明同志任中共南京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南京市江北新区管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