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一度坚信,不肯放手的父母永远培养不出优秀的孩子。为摆脱父母旧思维的束缚,我常表现如下:但凡他们支持的,我一律反对;但凡他们赞美的,我虽没胆量嗤之以鼻,却也会阴奉阳违。
这种状况大概是从八岁那年起。美术专业的老爸想当然地认为我应该是未来的达芬·奇、梵·高、毕加索,硬塞了画夹和铅笔给我,让我对着惨白的石膏棱锥和圆柱体画。
和强权做斗争是要讲究策略的。我从日上三竿磨叽到月亮弯弯,故意将直线画得像蚯蚓起舞,把阴影涂得如一蓬乱草,交了作业。老爸心潮起伏了半天,还是忍不住拿巴掌伺候了我。我画夹一扔,声泪俱下地控诉——我要告诉校长,你体罚学生!身为教育工作者,我爸当时就蔫了,几乎没怎么考虑,就乖乖把画夹束之高阁了。
同父母交战的第一个回合,我赢了。从此,但凡遇到类似情节,我都效仿八岁时的出师大捷,用尽全力捣乱,什么报音乐、舞蹈、奥数班,我总能轻而易举击败老爸老妈……如此战无不胜,一路通关打到大学。
大二时,我悄悄喜欢上一个男神,是动漫组的高手,为接近他,我不仅跟着网络教程学美术,还买了电脑绘画板,并在电话里和老爸探讨绘画技巧。可他却像对待旧伤疤,总是小心翼翼地避开话题。最终男神喜欢上了另一个画画很棒的女孩,我气得和老爸在电话里大吵了一通,理直气壮地指责他——当时我那么小,人生观、世界观都没一撇,我说不学就可以不学吗?你们为什么不能强迫我学?
老爸只好开启唐僧式的碎碎念—“好好学习,注意锻炼身体”……这些简单、无效、重复的对话让我忍不住发飙——我爱做什么是自己的事,以后少管我!然后挂断了电话。
再后来,为了杜绝父母打着“都是为你好”的大旗,对我的人生指手画脚,毕业后我去了广州,过上了“挤地铁、住城中村、忙乱加班”的当代年轻人的标配生活。没人监督的时光我过得为所欲为、如鱼得水,吃外卖、周末通宵打游戏成了生活常态。
某天深夜,我胃部突然疼痛难忍进入医院,检查后说是长期饮食和作息不规律造成的,若不注意后果将很严重。我突然开始怀念老爸的碎碎念,怀念老妈为阻止我胡吃海喝上演的空手夺饭碗大戏,忍不住往家里打电话,放声大哭。
第二天天不亮,远在千里之外的老爸老妈突然出现在我面前,两张惊慌失措的脸上写满了担忧。随后,他们果断地为我办了辞职,预约了医生,带我回去治疗。
我很快痊愈出院,回家修养了。成长仿佛是一瞬间的事儿,吃着老爸的家常菜,听着老妈的唠叨经,父母的旧思维与我的新世界再次混杂到一起,我却没有了之前的烦躁。原来,在人生的轮回道场里,新旧更迭搭载着满满的爱,一切就会很温馨和谐。
新闻推荐
有些年轻人经常“宅”在家里,“长”在床上或者电脑前。市海慈医疗集团血管外科薛智军副主任提醒,如此生活容易导致下肢深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