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江昭忠祠内“光绪十年七月初三日马江诸战士埋骨处”碑石。
由于在天津河北区还有一座淮军昭忠祠,天津当地不少文章将两者相混淆。
天津淮军昭忠祠是光绪十八年(1892)开始修建,光绪二十一年(1895)基本完工。光绪二十七年(1901)李鸿章病逝后,改建为李文忠公祠,与1905正月正式“迎主入祠”。
天津淮军昭忠祠即后来的李文忠公祠原址在如今天津河北区的李公祠大街上,距离海军昭忠祠旧址不到两公里。
1998年《科技潮》第9期上的一篇报道:《天津发现北洋海军昭忠祠碑刻》。全文如下:
天津市文物管理部门近日在北洋海军昭忠祠遗址发现3块精雕细刻的大型石座,经考证认定为该祠的碑刻。……天津河北北洋海军昭忠祠建于1898年。
此次发现的3块汉白玉石座均长130厘米、宽80厘米、高60厘米。石座造型硕大,榫槽宽深,浮雕纹饰均以水波纹为主,间有鱼、虾、蛙等多种水生物以及搏浪击水的盘龙,符合官方所立大型纪念性石碑的仪范和昭忠祠海军将士的象征性条件。此外,其镌刻技法也符合清末流行的匠刻特征。
除了时间不对外,海军昭忠祠原建筑说明记载为“白石碑二统”,数目也不相符。
2003年8月23日,《天津青年报》曾刊登一篇文章《天津河北昭忠祠》:
同治九年(1870)李鸿章督直后,直隶行署设在河北。不久,淮军亦由海光寺迁至河北窑洼,遂拟于附近建(淮军)昭忠祠。此时,李鸿章部属建议:昭忠祠与淮军驻地毗邻,不妥。故复于河北另择地建昭忠祠(原址即今河北区昆纬路昆石中学)。当时,昭忠祠红色大门,坐西面东,砌石为阶,迎门有“昭忠祠”三字大石碑。大殿起脊翘檐,雄壮巍峨,旁殿也雄伟可观,内祀淮军水陆阵亡将士。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海战”中战死的北洋海军官兵,如邓世昌、林永升等人,均纳入河北昭忠祠受祭祀,故河北昭忠祠人们习惯上又称之为“海军昭忠祠”。海军昭忠祠遂成为中国第一个纪念抗日阵亡将士的祠堂。“甲午战争”后不久,李鸿章被罢职,调京。继任者未能重视,祭祀遂断,祠亦逐渐荒废。
清末民初废庙兴学,利用庙宇、祠堂办学校。荒废的昭忠祠南部,先改学务公所,后改为直隶教育厅(今河北少年宫)。1912年,部分军界人物颜斌、刘汝贤、王崇义等人利用昭忠祠旧址,办起觉民小学,收辛亥革命军人子弟。1915年夏,直隶教育厅迁出,在该处添设中学部,仍招收革命党人子弟,至1917年始正式公开招考学生。学校经过整修,昭忠祠已尽失旧观,后更无人知是中国第一个纪念抗日阵亡将士的祠堂了,但天津河北区少年宫尚有许多石碑座,均系当年昭忠祠旧物。
显然这篇文章也是将海军昭忠祠和淮军昭忠祠混为一谈。
封面新闻记者王国平
新闻推荐
让远程医疗服务放大优质医疗的效能,扩大优质医疗卫生资源覆盖面,满足人民群众更高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我们期待看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