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书人访谈 做历史的“走读生” 专访《晚清三国》作者李洁

来源:烟台晚报 2019-09-01 10:54   https://www.yybnet.net/

YMG记者曲彩云实习记者曹会婕通讯员李健

“只能在这条道上走下去,因为越走越上瘾”

说这句话的,是青岛人李洁,自称“历史的‘走读生’”。8月20日晚上,在二马路美文书店,35分钟的《旅顺记忆》剪辑版纪录片,引出了李洁的新作《晚清三国》。“我写的不是一场战争,不要把它当成一场战争来解读。”虽然《晚清三国》以被称为“零次世界大战”的日俄战争为主线,但作者李洁认为,自己写的只是这场战争对三个国家的国民生活、经济发展、国运走势的影响,“这次战争以后,三个国家的格局和命运就完全变了。”

日俄战争是一场拉开20世纪上半叶世界瓜分序幕的战争,但关于这场战争在我国留有较大的学术空白,李洁的《晚清三国》即是为弥补这一空白而作。

李洁著书时在搜集、阅览大批史料之余,更备好行囊,走上实地考察之旅。他说历史的重现从不仅仅是读万卷书这一条路径,行万里路亦会有别样的收获。走现场、采人物、写细节,记者出身使李洁对文字有着极强的驾驭能力,流畅的字句,即便是厚厚的一本历史性书籍,也不会让读者望而生畏。

《晚清三国》成稿,李洁最想感谢的人是陈晓卿

这本2015年就完成、搁置4年才出版的《晚清三国》,实际上与中央电视台的4集纪录片《旅顺记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2014年,陈晓卿邀请李洁担任纪录片《旅顺记忆(1904—1905)》总撰稿人,从未涉足纪录片制作、对日俄战争了解极其有限的李洁开始大量阅读有关资料。

此前,李洁对日俄战争仅有粗浅的印象:晚清光绪年间,日本与俄罗斯两个强邻,为了争霸东亚,在当时被清朝称作“满洲”的我东北地区打了一场恶仗。腐朽无能的满清政府无力制止战事,竟然宣布中立,任由两个帝国在自家的庭院里厮杀。最终,俄国人输了,日本人把俄国在中国的租借地旅顺口和大连(时称“旅大”),乃至长春以南的铁路(时称“南满铁路”)据为己有,一直到1945年秋,日本人才被苏联红军赶走。“一集50分钟总共四集的纪录片不足以表达我对日俄战争的看法以及对这一战争的反思,所以我决定更近一步地去了解日俄战争,没想到在这一过程中越陷越深,就自然而然产生了成书的想法。”

为了解读这场战争,李洁的案头上和身边的小书架上,很快堆满了五十几本相关的书籍,包括厚厚的三大本影印卷的清史档案和日俄两国的有关书籍与画册。“每天从早到晚,我都身陷这堆书中,耐着性子爬梳战争的起因、进程与结局。”读烦了的时候,李洁就起身离家远行,赶赴历史现场,就近观察与感受他所关注的那一段历史的遗痕,从中发掘出史料上未曾记载的东西。

2014年盛夏与初秋,李洁曾两度造访旅顺口,三度在辽宁大地上驱车驰骋,沿当年日军的进军路线,或曰沿当年俄军的败北路线,车轮逐次碾过丹东、凤城、新宾、本溪、辽阳、沈阳、铁岭、法库和昌图,逐一打探战争遗迹。2015年阳春、仲夏和深秋,李洁还曾三次东渡日本,东上那须高原,西访萨摩旧址,更细读过几座城市的博物馆。“俄罗斯海军节那天(每年7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我专程赶到俄罗斯远东名城符拉迪沃斯托克,即中国人口中的海参崴,就近打量过节日中的太平洋舰队———日俄战争期间的开头与结尾,都与这支舰队有关”。短暂而快活的旅程结束之后,李洁回到青岛的家中,继续埋头啃读史料。《晚清三国》是李洁的“实地历史系列”的第二本书,实地寻访历史现场是该系列的最大特色。李洁称其解读历史的方式为“走读”,“走读”能弥补自己非专业历史研究出身的不足,也能与史料研读相结合,验证历史,缩小误差。“说实话,我很享受自己解读历史的走读方式———边读边走,且寻且思。研读史料,从中理出真相;置身现场,从中印证历史。”这也是李洁的历史系列书与众不同的原因。

日俄战争与“我”何干?

“朋友们知道我一直在苦读和‘走读’日俄战争时,莫不诧异地问:‘日俄战争?哪年发生的?’‘日俄战争和我们中国关系大吗?’我的朋友多是读书人,但他们也与从前的我一样,并不清楚日俄战争与‘我’何干。”李洁想让《晚清三国》告诉大家:日俄战争,和中国的关系太大了!

李洁认为,没有这场战争,丰饶的东北大地极可能成为俄罗斯帝国的关东州;日本人的拼死阻击,固然截断了沙皇通向“黄俄罗斯”梦境的轨道,但中国政府的抵制和西方列强的制衡,又让日本帝国不得不暂时收束起对那片广袤的黑土地的贪欲。无论沙皇俄国还是天皇日本,如果得逞的话,当年的中华版图不仅保留不住秋海棠的丰姿,连现有的雄鸡也会被斩首,究竟会成什么模样,还真很难说!“中国同盟会成立之日,正是日俄签订和约之时。谁都知道,没有同盟会,便不会有改天换地的辛亥革命;而革命党赖以起事的各地新军,也正是清廷在日俄战争期间督练成军的;没有这支装备精良的新建陆军,则武昌首义断断乎不会成功!是的,没有日俄战争,鲁迅就不会弃医从文,他的同乡秋瑾也不会慷慨回国赴难。这一场战争结束后仅6年,修筑了二百多年的清王朝大厦即土崩瓦解。可以说,日俄战争,孵化了中国各意识形态与政治派别的出世,加速了清帝国的解体,极大程度地改变了中国乃至东亚的政治生态,影响至今未绝。”这就是李洁要通过《晚清三国》告诉大家的。

敢于推测、善用逆向思维探寻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抽丝剥茧般一步步将整个日俄战争还原,并透过这段逝去已久的历史,对当下的社会进行思考,万事万物并非非黑即白,换一个角度看同样的问题,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无论是对近代的清王朝,还是各个列强,抑或是对身处现代社会的我们,这都是一门重要的人生必修课。

让大家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东西”

烟台日报社老报人杨潜担任了李洁新书烟台见面会的嘉宾主持。“《晚清三国》细节鲜活,并且不像一般历史书跟风研究热点,而是独辟蹊径,填补了学术空白,首开近现代历史书写风气,很感谢他将很多我们所不知道的历史考证出来。”杨潜很喜欢这本书颇具特色的名字,“书名点出了本书的精髓,表面上是日俄在作战,实际上是三个国家因此改变了格局和命运。”

脍炙人口的系列丛书《老照片》的执行主编冯克力,盛赞《晚清三国》无异于珍贵的历史照片,并将李洁比拟为撰写《史记》的司马迁,因为“他们都是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历史”。“李洁在尊重史料的基础上将读者带入现场,让阅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同时,冯克力最欣赏李洁的是,他在贯通历史的同时也关注当下,随时引发读者对当下的思考,“不是纯历史书,这或许得益于李洁的记者出身,让他的历史书流畅又有韵味,看多长都不觉得累。”《晚清三国》由此成为冯克力近十五六年来读得最厚的一本书,“看着看着就把时间忘了,阅读很轻松很愉快。”

细读史料,也让李洁对日俄战争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认知。对于清王朝而言,最明显的成果是日俄战争后1907年黑龙江、吉林、奉天(今辽宁)行省的设立,“东三省”成为正式名称。此前东三省并非行省,只是满族的“龙兴之地”,由三个满族将军实施军政一体化管理。日俄战争后,清政府清晰意识到行政建制对于主权国家中央集权管控的重要性,故设东三省。此外,从前三省将军均为满蒙出身,战后于东三省之上设立汉人总督,且位列直隶总督之前,足见清王朝已对东三省一地有了非常深刻的认知。

有评论说,李洁让大家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东西”,这正是他的研究的意义所在。

新闻推荐

我国商业航天 “快舟模式”发力 预计年底前还将执行8次商业发射任务

8月31日7时41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微重力技术实验卫星和潇湘一号07卫...

相关推荐:
等爱情的担架抬走2019-09-01 09:25
猜你喜欢:
评论:(书人访谈 做历史的“走读生” 专访《晚清三国》作者李洁)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