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当读书成为习惯

来源:北海晚报 2019-08-30 16:31   https://www.yybnet.net/

一般的认知,公园是“堆放”美景的地方,但是,局促的风景难以获得喝彩声。然而,如果你在公园里,看到谁坐在一棵大树下专注地看书,晨光或午后的阳光透过浓密的树叶缝隙地射进来,淡淡的光晕笼罩着读书人,那是一种人与自然最和谐的合影,你一定觉得那才是最美的风景。可惜,这样的风景我们很少看到,更多的情形是,我们在同样景况下,看到的是红男绿女吃着各式小吃闹着风情扔着满地的垃圾。风,照样柔柔地吹;光,照样暖温暖地照。但是,风景却大相径庭。

一次,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的描述:德国的街道上一般都设有免费交换书屋和小书亭。免费交换书屋做得有趣有特色,像一个状如粗大古树的建筑,由几根枯树干用螺栓连在一起,树干的各个角度都有被掘出的比书略大的洞,里面正好可以摆放10本左右的书籍,洞的外面有一个可以自由打开的塑料挡板,用来挡风遮雨,塑料挡板上写着醒目的提示语:用你的书,换我的书,共享悦读。换书亭的旁边还设有一圈木质长条凳,供读书人享用。小书亭则是德国政府用废弃的公用电话亭改装而成,小小的亭子里量身定做一层层的书架,一般摆满了各类书籍,供市民阅读。因为有良好的公德,如此的街道免费书屋和书亭都逊有受破坏。

而国人不爱看书,一直来遭受诟病。有调查报告称,国人平均一年看不到一本书,相比其他国人几十本的数量来说,简直羞于启齿。

网上曾经热议:在飞机上,外国的乘客大都在看书,而中国的乘客大都在玩游戏、看报纸和聊天、打瞌睡。有一年,我到贵州黎平肇庆侗寨旅游,去回两次在黎平动车候车时,看见五六个欧美人,他们看起来像是一家人。候车时,年长的在小声地交谈,而年轻人个个则拿出随身带的书籍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而自己的同胞们则没有一个人是看书的,而是要么看手机,要么是一脸的茫然,当然也包括我自己。

这些现象似乎可以看出,他国民众爱看书业已成为很自然的事,而国人不爱看书也已成为习惯。习惯的行为就如此左右着人们的行事方式,甚于是以此为荣,以不爱看书为“正常”,反之,就“呵呵呵”了。其深意,是大家都懂的。

古人爱读书,而且读得很苦,读得很累,却又读得非常享受,读得美誉传天下。“头悬梁”,“锥刺股”而读书,苦不苦?够苦的了吧?凿壁偷光,萤囊映雪来读书,累不累?够累的了吧?但是,他们痴痴地学痴痴地读,读出了功名,更读出了境界,读出了美谈。对于古人而言,也许没有比读书更受推崇的事。

然而,世事更迭,现在的人却鲜有读书,读书无用论占据着许多的人大脑,全民不爱看书并不是危言耸听。一个有着最悠久阅读传统的国家,现在的国民却难以坐下来看书。

是的,中国自古就恪守着“耕读传家”的传统,而这条优良传统的链条到了现在却不牢固了,有了丢链的可能。没文化的人不爱看书,有文化的人也不爱看书,男女老少都不爱看书,如何是好?

所幸,近日,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获悉,全民阅读立法有了新进展并有望变为现实。

如果“立法阅读”能让“耕读传家”重新被弘扬;如果“立法阅读”能让人人与书为伍,那么,一个书香中国的美好构建,就不会仅仅是梦想而已。

一个善于从读书中汲取力量的民族,肯定是最有活力的民族。同样,一个善于从读书中汲取力量的人,肯定也是最有活力的人,至少让人内心强大,至少让人变得有礼、有趣、有理。

让读书读到血液里,读到生命里,那就是平凡的习惯了。

新闻推荐

因工作需要 浙江省温州市拟破格提拔三名干部

浙江省温州市拟因工作需要破格提拔三名干部。据《温州日报》消息,温州市委组织部8月29日发布了《温州市拟提拔任用市管领...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当读书成为习惯)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