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在浙江杭州采荷中学新生军训现场,初一新生们比赛系鞋带。原本以为,对于10多岁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哪知道,竟有三成学生不会。系鞋带,为何会难倒了很多孩子?问题出在小孩,根子还在家长。孩子们其实不是学不会,而是根本没学过。
一桩小事,背后折射了劳动教育缺失这个大问题,值得引发深思。
“孩子学习负担那么重,哪有时间做家务?”提起让孩子多参加劳动,很多家长都会发出类似的感慨。很多人虽然认同家长的责任不可或缺,但他们并未意识到,家庭应当承担起孩子劳动教育的主要责任,发挥主要作用。孩子要不要参加劳动,很多时候并不是缺乏时间,其实往往是观念问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生活技能水平差,追根溯源与家长重学业、轻生活技能有关。家长常常拼命给孩子报培训班,学越来越多的文化课知识,但孩子参加家务劳动却出现不同程度的缺失,甚至基本上由家长包办,变成了生活的“低能儿”。
家长固然需要学会适当放手,学校的劳动教育同样亟待改进。在应试教育的大氛围中,教育价值取向存在“唯分数论”倾向,重纸面考试,轻生活技能。
从这个意义上讲,杭州采荷中学的系鞋带比赛,可谓别开生面,值得借鉴。
据《北京青年报》
新闻推荐
解放战争后期,对傅作义的成功策反可以说是我党谍报史上的得意之笔,而其中一位重要人物就是傅作义的秘书阎又文。在我党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