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政协委员高慧
现有农家书屋工程效果不好,突显出虽然政府应该主导,但是所有的事情都由政府包办是不行的,因为从“信息不对称”原理来看,建立一个符合当地百姓需求的书屋,只有当地人或专业人员才拥有如何建好用好的信息,而政府是不具有的。
但政府大包大揽去运作,按统一标准去建书屋,那一定会出现政府失灵。所以,农家书屋的盘活,应该政府主导,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其他的放开由乡镇乃至行政村自己去想办法去做。
如何“盘活”现有农家书屋?具体建议如下:
现有农家书屋能和乡村民间图书馆合并的,尽量合并,乡村民间图书馆具自发性、草根性、多功能性的特征;而且每个乡村图书馆不能复制。农家书屋的发展最重要是根植乡村、贴近群众,走出一条个性化、差异化发展道路。目前国内发展好的农家书屋都是与民间图书馆嫁接起来的。所以凡是能归并给乡村民间图书馆的农家书屋,就归并给乡村民间图书馆。每年的经费支持也一并到位。
没有乡村民间图书馆的地方,让村民认领农家书屋每个行政村的农家书屋,不要放在村委会办公室。要让村民自己“认领”,即让一个村子里有一定文化素养的、有公益情怀的、同时有一定闲暇时间的人,来认领,办到自己家里。书屋的经费也给他。如果有的书屋在文化中心,或因其他原因不易转移,那么认领人也可以前来进行管理。
政府每年出资购买每个认领书屋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认领书屋除了正常开放以外,还应定期开展读书会、培训班等阅读推广活动。每个认领书屋自己要因地制宜、发挥长项来设计阅读推广活动项目,上报政府有关部门,待批准后与政府相关部门签订执行协议。
每年进行一次本地认领书屋的评估对政府资助的认领书屋,要每年进行一次考核评估,政府有关部门应对通过评估的认领书屋按协议拨付购买经费。认领书屋的考核评估,应该由中立客观的第三方(如聘请五位专家、学者)来承担,依据合理可行的考评指标体系来对每个认领书屋做出公正的考评。
每年召开认领书屋示范项目的经验交流会。每年考评结束,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召开一次经验交流会。将运行良好的、服务有效的认领书屋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通过一两年的实行,将规模较大的认领书屋作为县图书馆的分馆,规模较小的认领书屋作为县图书馆的图书流动站。
以后有可能的话,结合“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的建设,将那些有条件改造的认领书屋,升级改造成具有高度审美的、与生态融合的、讲究体验性阅读活动的乡村图书馆,实现未来农家书屋的“升级版”发展。
新闻推荐
8月22日,第九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暨中国数字内容服务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党组成员赵奇在大会上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