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拯救老屋让乡愁有归处

来源:左江日报 2019-08-21 09:12   https://www.yybnet.net/

▲75岁的村民仓小玉在位于石屏县异龙镇符家营村的家中休息(8月8日摄)。▲石屏县异龙镇符家营村的小朋友郑淇(左)与小伙伴在村里的老屋门前休息(8月8日摄)。雕花梁头、砖墙画壁、天井院落,镌刻着五彩斑斓的记忆,流传着祖祖辈辈的故事,寄托着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一座座老屋犹如慈祥的老人,怀抱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也饱经沧桑与风霜――许多老屋年久失修,屋面漏雨,梁柱腐蚀,甚至坍塌成残垣断壁。如果不被有计划地保护,结局要么是自生自灭,要么被翻新重建后面目全非。

2016年,几近消亡的老屋迎来了“复活”的新机遇,在国家文物局倡导下,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发起“拯救老屋行动”项目,其中云南石屏县获得了2000万元修缮资金。

石屏县拥有“文献名邦”的美誉,全县绝大部分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属民居建筑。2018年4月,对老屋进行修缮、保护和活化利用的工作正式启动,“拯救”的备选对象为石屏县“中国传统村落”内除国保省保外的文物保护单位,以及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录的私人产权文物建筑,目前已经有18座老屋完成修复。

老屋的一砖一瓦一梁一柱都要“修旧如旧”。为此,文物专家编制了《老屋维修导则》对修缮过程进行精细的技术指导。这项工作还“唤醒”了石屏县的木工、雕工、彩绘工等传统工匠,他们放下手中的活计,重新拾起尘封的手艺,耐心细致地帮老屋“延年益寿”。

修复后的老屋,有了孩童嬉戏,有了烟火气,有了社会关注,焕发了生机。拯救老屋,留住了日渐消失的古村落,更是留住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故乡,唤起人们记忆中最亲切最温暖的乡情。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新闻推荐

“鸿蒙”背后的文化传统

在经过多次曝光后,华为的鸿蒙系统终于走到前台,宣告华为自研操作系统正式落地。这个有浓浓“国风”味的名字,有什么样的文化...

相关推荐:
参观现代文学馆2019-08-21 08:45
猜你喜欢:
评论:(拯救老屋让乡愁有归处)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