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学生减负的关键是把政策落到实处

来源:皖北晨刊 2019-08-19 15:11   https://www.yybnet.net/

□扶青

8月13日,广东省教育厅公示中小学生减负21条措施,涉及规范招生行为、规范学校编班行为、控制作业总量和时间等方方面面。其中规定,严格控制每日作业总量和时间,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严禁教师布置重复性和惩罚性的家庭作业,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代为评改作业,等等。

纵观21条减负规定,主要围绕学校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促进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发展、强化家庭教育功能、强化政府监督管理四方面来进行。看得出,这21条规定很全面,很给力,是对上级规定进一步的细化落实。但是,究竟能取得怎样的成效,关键还是在于落实情况。

我们要特别注意到,过去存在一种“越减越负”的情况。譬如,片面强调不得布置书面作业,结果依托大量的教辅类APP,学生作业越来越重;有的地方强力整治校外培训班,结果遭到家长的抗议,甚至转移到在线教育平台上……种种减负怪象,形成恶性循环。想怪家长,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总没错;要怪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却也有限,需要实际客观的评价标准。如此种种,许多人不认同,却也身不由己地卷入“比赛”。

减负减负,绝不是震天响的口号,而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落地,这就要压实相关责任,打通“神经末梢”。比如大力净化整顿教育培训市场,一经查实存在违规行为,就应坚决清理。同时,相关部门要在长远上下功夫,持续加大基础教育投入,改变教育资源分配模式、取消单一的升学选拔模式,给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空间,从而减缓升学压力。

此外,笔者认为,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出发,我们也需要适当地理解减负含义。教育部门为什么要推行减负?绝对不是为了耽误孩子,而是为了更好地均衡教育资源、更好地提升教育质量。西方有句名言,“教育即生长”,意思是孩子是一颗幼苗,需要自发生长,而不总是“揠苗助长”。减负减负,减的最终是孩子们的“负”。今天,我们总是自诩为了孩子好,但是面对填鸭式教育产生的近视眼、肥胖、睡眠不足问题,甚至孩子对学习产生的抵触情绪等,也应该停下来想想,我们是不是给孩子太大压力了?是不是太多考虑到将来,而忘了平衡他们的感受?

新闻推荐

2018年109个禁毒示范城市破获全国3成毒品案件

新华社北京8月18日电(记者白阳)记者从国家禁毒委日前召开的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创建推进视频会议上获悉,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创...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学生减负的关键是把政策落到实处)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