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名著,1936年由《宇宙风》杂志连载;1939年上海人间书屋将其正式出版发行,至2019年已经过去了整整80年。
8月17日下午,为纪念祥子“80大寿”,“老舍名著《骆驼祥子》的形象解读——纪念老舍先生诞辰120周年”展在上海图书馆第一展厅开幕。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已经成为现代文学中的经典形象。从一个踏实肯干、靠自己劳动买车的小伙子,到佝偻邋遢、堕入生活深渊的“骆驼祥子”,他的命运在社会发展的变幻中被不断地扭曲、跌宕。
如果说老舍用文字深刻地描绘了祥子的悲剧,多年来,关于《骆驼祥子》的插画等作品就是直观地画出了祥子的形象。
“用形象解读祥子的这种方式,纪念祥子的“80大寿”,纪念老舍先生,回顾上世纪中期上海文化及出版业的发展,具有多重的意义和特殊风采。”主办方认为,这次展览不仅是对祥子形象的一次回顾,更有多重含义。
孙之儁是中国现代漫画和连环画的先驱者之一,曾三次创作《骆驼祥子画传》,是最早以绘画的形式推介祥子的画家。他笔下的祥子最初连载于1948年10月《平明日报》。
孙之儁的《骆驼祥子画传》(上册)
孙之儁先生的《骆驼祥子画传》(下册)
回顾创作过程,孙之儁在《骆驼祥子画传》(1951年上海华东书店印行)的前言中说自己“远在10年以前,就开始试着给祥子做插画”,也就是1940年,祥子出生4岁的时候。
孙之儁先生的《骆驼祥子画传》(内页)
因为“写”与“画”仅仅相隔四年,所以孙之儁对书中描写的北京各阶层人的形象、动态和心理、生活环境以及生活方式十分了解,达到了现实主义的文学题材与绘画创作的高度统一。
当下人们已经习惯于碎片阅读,很难静下心来认真读原著,因而策展人孙燕华(孙之儁先生的女儿)结合小说中的描述,针对画面中对人物表现和环境的烘托,做了大量解读,使观众更便于了解祥子的时代,便于理解老舍先生原著的精髓,扩展了人们对《骆驼祥子》的理解。
傅以新《胡同游》:骆驼祥子拉的人力车,是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中国城市主要交通工具,后被三轮车取代,现北京后海一带还保留着三轮车胡同游的旅游服务。
为了使这次画展更丰盛,主办方特邀了著名书画家杨骥川、傅以新和李燕先生加盟,围绕着原著和作者的足迹,从书法作品、水墨写生、花鸟题材的角度再现了老舍先生的艺术境界。
李燕《时鲜水果》:老舍先生名著《骆驼祥子》中有一段文字是道旁青杏,已论堆叫卖,樱桃耀眼的发红,玫瑰枣见盆上落着成群金蜂。我读此颇有所感,即画此也。
《骆驼祥子》的作者老舍之子舒乙是中央文史馆馆员;《骆驼祥子画传》的作者孙之儁的长女孙静是上海文史馆馆员;孙先生的小女儿孙燕华是这次展览的主要策划和编辑;她的先生李燕是中央文史馆馆员,其父李苦禅先生既与孙之儁同为国立艺专校友,又与老舍夫人胡絜青同为齐白石门下弟子。这三个家庭很有代表性,几代人的交流与组合形成了一个群体,足以代表上世纪初文化艺术发展的形象。
杨骥川《骆驼祥子》书法摘抄:作者精心选择了老舍先生几段文字,配以孙之儁所绘的《骆驼祥子画传》中人物进行诠释。
此次展览由中央文史研究馆、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上海图书馆、北京老舍纪念馆、北京老舍研究会、李苦禅纪念馆、李燕工作室主办。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8月25日。
新闻推荐
在现实生活中,面对恋人、亲人、上司等不同对象,“多幅面孔”已经成为当代人的生活常态。多样化的面孔让人不禁思考,哪一面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