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建设者600个日夜的连续奋战,总投资60亿元,总建筑面积55.5万平方米的山东国际会展中心,明天就要盛大启幕。此时此刻,我们诚邀国内会展业大咖齐聚槐荫,共话会展新发展,展望会展新未来,为济南市和槐荫区会展业发展汇聚智力、凝聚动力、指明方向。”8月15日,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济南)高峰论坛在槐荫区隆重召开,槐荫区委书记国承彦向全国会展商盛情发出邀请。
本届高峰论坛以“开放合作新动能创新发展高质量”为主题进行了探讨交流。会上,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会长袁再青向济南市槐荫区区长朱玉明授牌,授予槐荫区“会展经济促进示范区”,同时槐荫区政府副区长陈锐与4家入驻槐荫会展企业进行了签约。槐荫区将借助本次高峰论坛召开的东风,吹响会展强区、会展兴区的冲锋号,打响“会展槐荫”品牌,全力助推会展业向多元主题展会发展,形成与济南“十大千亿级产业”良性互动、交相辉映的会展产业新格局。
近年来,槐荫区不断挖掘放大产业优势,培育产业发展环境,为“会展槐荫”的腾飞蓄势蓄力。首先,槐荫拥有“最具潜力”的会展展馆。山东国际会展中心是济南首家“鲁”字头展馆,是济南首个单体净展览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展馆,更是济南市“十字形、差异化”会展场馆格局中的重要一环,目前19个展会已排满档期,半径5公里范围内80余家酒店、10余家会展运营企业提供专业服务。16日这里将举办的第一场展会——第19届中国济南金诺国际家具博览会,标志着济南正式踏入“10万平方米”一线会展城市行列。
其次,槐荫坐拥“最具优势”的会展经济发展便利。京沪高铁五大枢纽站之一的济南西站坐落槐荫,这也是山东省首个实现地铁、高铁、长途客运、市内公交“零换乘”的交通枢纽。每天有319辆高铁经停济南西站,可抵达全国277个重要站点,辐射全国21个省份、4个直辖市,日客流量近10万人次,最快1小时22分到北京、3小时到上海;半小时到达济南国际机场,162条航线通往五大洲84个城市。1.5小时高铁经济圈,覆盖近3亿人口。槐荫“通四海、达三江”的区位条件,是会展经济蓬勃发展的最佳优势。
槐荫有“最具前景”的会展经济广阔市场。作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的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扎根槐荫,在打造“国际医疗康养名城”的同时,槐荫也将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医养健康、生物医药类会展的龙头基地;同时,槐荫是省城文化的“会客厅”、旅游消费的目的地,全年接待省内外游客1500万人次,增幅达50%,旅游相关产业收入突破90亿元,将引领文化、旅游、消费产业类会展的新时尚;此外,这里有令人瞩目的大国重器济南二机床、百年央企山东中车,有掌握国际领先技术的宽禁带半导体产业特色小镇、3D打印特色小镇,有全市最大的汽车及相关配套产业销售集群,将成为高端智能制造及汽车类会展的新高地;这里还是国家级侨梦苑、国家级新侨创新创业基地、央企和跨国公司北方总部基地核心区,将汇聚各类最高端产业资源,为会展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元素、新动力。
槐荫有“最具温度”的会展经济成长环境。槐荫区早早便制定了《槐荫区鼓励现代会展业发展扶持政策实施细节》;同时,正加快形成“近悦远来”的创新创业环境,在全区开展“作风建设年”“政策落实年”。全力推进35项“一次办成”改革,实施区级立项工程“拿地即开工”审批服务模式,全面实施“一次办、一网办、就近办、马上办”和“一枚印章管审批”“不见面审批”。每年真金白银表彰奖励一批突出贡献企业家,聘请一批优势企业家任招商大使,近年来,已向200余家企业,兑现各级各类扶持资金近10亿元,真正做到尊重企业家、厚待投资者、服务纳税人,努力营造让企业领跑城市、让市场活跃城市、让政府温暖城市的浓厚氛围。
下一步,槐荫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依托山东国际会展中心打造会展产业聚集区,积极实施“名展、名馆、名企、名业”会展业发展行动,让更多品牌展会和优质会展企业在槐荫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打响“会展槐荫”品牌,为济南打造“国际会展名城”注入强劲动力。 (本报记者张龙)
新闻推荐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右二)观看捐赠的瓷器。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左)向泮庐集团董事长郑长来颁发收藏证书。8月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