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在北海历史的潮流中永不停息,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北海,创造了辉煌成就,也继续引领着北海的未来。日前召开的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提出要“大力推动开放高质量发展,加强海陆空互联互通建设,高水平推动对外开放,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大力培育‘四大要素’市场”。北海市相关部门单位就这个话题进行了热议,并就如何大力推动开放高质量发展提出了真知灼见。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开放都是北海的灵魂,过去取得的成就得益于开放,当前和今后的发展仍然要依靠开放。”这是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乃学经常向国内外客商、投资者介绍的一句话。
去年,国务院批复北海出口加工区整合优化为北海综合保税区,并于今年1月正式开关运作。近日,记者在保税区的北海绩迅电子科技公司采访时看到,已经打包成箱的再生墨盒正在紧张地装车,准备运往欧美及东南亚国家。这家于2014年落户北海综合保税区的企业,目前墨盒月产量达120万只,其生产规模已达到刚入区时的近3倍。2018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96亿元,完成外贸进出口6878万美元,同比增长46.7%。
“综合保税区是一个地区对外开放的缩影,对于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更是体现一座城市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北海出口加工区党工委书记陈雄根说。近年来,北海综合保税区创新引入市场化招商模式,采用招商服务外包合作方式,今年5月与无界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将21万平方米空置厂房委托专业机构招商,仅一个多月就为园区带来了首批入园企业,并在7月9日签约项目5个。项目涵盖智能制造、电子信息、光学产品制造等行业,总投资达8亿元,消化空置厂房达7万平方米。项目达产后,年产值有望达到23亿元,年缴纳税收达到1亿元,开创了“综保区+无界集团+项目”的“1+1+N”三方合作共赢模式。
陈雄根介绍,今年1至6月,北海综合保税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8.11亿元,同比增长20.4%;外贸进出口60.85亿元,同比增长71.5%,占北海市外贸进出口的41.3%。他表示,下一步北海综合保税区将继续推动“广西工业类园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共建机制”,围绕产业、功能定位,积极实施全员招商战略,密切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大力在长三角、珠三角等产业高度发达和集中地区开展定点招商,把北海综合保税区建设成为推动北海开放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园区。
“在开放发展不断推进的大形势下,北海经济的外向型特征越来越明显,一大批外向型产业正在迅速成长起来,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均已成为北海新的外贸增长点。”北海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韦宏说,北海因开放而兴,也因开放而强。近年来,北海市委、市政府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把政策优势、区位优势、开放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韦宏介绍,近年来,北海工业园区引进了中国电子、惠科电子、冠捷科技、三诺电子、北海北部湾电子信息港等众多电子信息制造业巨头入驻发展,不仅体现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更是开放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体现。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发展产业抓项目、抓好项目促产业”做文章,激活城市的“活力细胞”,为北海开放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动力。
民建北海市委员会主委张鹏飞对北海开放有着十分独特的见解,他说,打开窗子,才能实现空气对流,新鲜空气才能进来,开放亦如此。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我们需要把开放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入新世纪以来,北海市坚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不断拓展与珠三角、大西南以及港澳台等地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对外开放的步伐越来越大。
张鹏飞说,要加快开放高质量发展,我们必须坚持先行先试,敢于突破制约开放的条条框框,主动顺应开放大势,清醒审视开放现状,充分利用和发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第四海洋研究所、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国家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全国第三个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入境再制造、全球维修示范区等一系列重大发展平台,坚持引进高质量的产业和项目,全力发展好向海经济,实现全方位开放格局和开放型经济体系,矢志不渝地走好开放发展之路,把北海开放高质量发展向纵深推进。
新闻推荐
国办印发指导意见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