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一根粉条里的初心

来源:桂林日报 2019-08-12 09:13   https://www.yybnet.net/

□新华社记者荀伟王若辰何晨阳

一根普通的粉条,在不少人吃火锅、酸辣粉时可能才会被注意到。但在宁夏固原市西吉县,有一种用马铃薯淀粉制成的粉条却意义不同,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之为“红粉”或“红军粉”。

西吉县位于曾有“苦瘠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地区。这里地处宁夏南部山区,气候温凉,适宜马铃薯生长,马铃薯一度成为当地群众的主要口粮。

白色粉条被称为“红粉”的背后,有一段“仁义之师”与当地群众鲜为人知的故事。

事情得从80多年前说起。

据西吉县委宣传部提供的材料显示,1935年8月,红二十五军作为长征途中第一支进入西吉县的红军队伍,驻扎在这片回族聚居区,因红军充分尊重回族群众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被群众称为“仁义之师”。

红二十五军短暂休整后离开时,几名伤员借住在西吉县兴隆镇的老乡家养伤。这些红军伤员来自南方,看到当地老百姓仅靠蒸、煮等方法食用马铃薯,便开始教他们如何利用马铃薯制作粉条:先将马铃薯搅碎,用石磨磨成粉,再经过沉淀、过勺、水煮、晾晒等近12道工序后,透亮筋道的粉条就做成了。

“当时,住在村里的红军伤员手把手教我太爷爷和村民做马铃薯粉条,没想到这成了我家几代人的谋生手段。”西吉县兴隆镇王河村村民摆世明说,从他太爷爷开始,一家四代都以制作这种粉条为生。

在当年的兴隆镇,留下的不仅有粉条,更有红军与当地百姓的深厚情谊。

“村民们倾其所有悉心照顾红军伤员,伤员们在传授村民制粉技术的同时,也帮村民干了不少力所能及的农活。”摆世明回忆道。

虽是小小一根粉条,但对当地百姓而言,可谓一件大事:马铃薯不易贮存的难题被破解,老百姓的温饱也有了着落。

令人欣慰的是,这项制作马铃薯粉条的技艺,80多年来在王河村从未断绝,一直传承至今。

如今,小粉条给村民带来了大收益。王河村加工粉条的农户最多时有120多户,靠加工出售粉条,王河村“红军粉”的名声逐渐叫响,“红军粉”成了村里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当地以贩卖粉条为主的运输业也随之兴起。

在粉条产业的带动下,王河村于2015年脱贫销号,2018年年底,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过万元。

王河村出产的粉条,虽然厂家、商标各不相同,但包装背面都会写上一段关于红军教村民做粉条的故事,有的还会在包装显眼处写上“红粉“红军粉”等字样。

在当地群众看来,将这种粉条称作“红粉”或“红军粉”,是纪念,更是感恩。

“当年红军教村民们制粉,跟如今党和政府带领大家脱贫致富是一脉相承的,时间在变,但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没有变。”兴隆镇党委书记慕夙说。

(新华社银川8月11日电)

新闻推荐

浙江永嘉山体滑坡灾害 已致22人遇难10人失联

新华社杭州8月10日电(记者王俊禄吴帅帅)记者10日晚从浙江永嘉县委宣传部获悉,受超强台风“利奇马”影响,当日凌晨发生的山体...

相关推荐:
愉悦的阅读之美2019-08-12 08:38
猜你喜欢:
评论:(一根粉条里的初心)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