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李平 岳德亮
每年七八月份,上海市民戴俊清都要到浙江省安吉县董岭村住上20天。这一住就是10年。
“我是越住越有感情,越住越有亲情。”戴俊清说,每次到董岭村,村民都会主动和他攀谈半天,问他身体怎样,请他进屋喝杯茶、吃几片西瓜等,这种感觉仿佛回到“乡下老家”般亲切。
“在董岭村,你遇见最多的不是当地农民,而是大城市里的‘消暑客’。”董岭村村委会主任谢坚强说,他们村仅有493人,夏季时每天在村里避暑休闲的游客达到4000多人。这些“暑客”和村里人相处得像亲人一样。
距安吉县城35公里的董岭村,曾是安吉县远近闻名的“穷困村”。2004年该村发展乡村旅游之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3000元左右,打工盖房、贷款读书成为村民的生活常态。
“自从发展乡村旅游以来,我们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3.5万元,几乎家家住进了小别墅、户户开上了小轿车。”董岭村经营农家乐的村民万里说,村民因旅游致富,也因旅游感恩。
持感恩之心做精做细旅游服务,是董岭村的特色。谢坚强说,为减少游客倒腾转车带来的旅途劳累,村民每年都会安排车辆到上海、无锡等地接送游客,并将菜园子里最新鲜的瓜果蔬菜采摘给游客吃。
今年第一次到董岭村避暑休闲的上海游客顾秉石,7月24日下午4点多,突然感觉自己头痛难忍、全身冒汗。打电话给房东王高峰后,王高峰二话不说,马上将老顾送到乡镇卫生院治疗。
“那天我发高烧到39℃,小王像自己亲人一样,不顾劳累开了40多分钟的车将我送到卫生院,并在医院里照顾我3个小时。出院时,还帮我交了79 元医药费。后来我将医药费补给他,他说什么也不要。”顾秉石说,像这样的好房东、好村民,让他明年还想来。
村民的友善之举换来游客对村里工作的更多支持。“2017年,我们10多个曾在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工作的老党员,成立了游客临时党支部,义务帮助村里调处旅游纠纷、约束游客不文明行为,并为村民发展旅游出点子,有名党员还给村干部上了堂党课。”董岭村游客临时党支部成员管同亚说。
为丰富避暑游客精神文化生活,董岭村去年还成立了“游客老年大学”,每月两三次邀请安吉县老年大学教师到村里教书法、绘画、舞蹈等。诸多贴心的服务,让该村80%的游客成为回头客,并成为董岭村乡村旅游的免费“宣传员”。
“老张,明年这个时候我还来看你。”“小王,有时间来上海玩,我接待你……”离开董岭村时,游客们依依不舍地与村民道别,他们与董岭村民结了“亲”,也让董岭村民过上了富足幸福的新生活。
(据新华社杭州8月5日电)
新闻推荐
8月2日,由湖北省政府、中国驻大阪总领事馆共同举办的日本关西地区“对话湖北”活动在武汉正式开幕。来自中日政府、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