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港珠澳大桥启示录(下):120年寿命 是对最高标准的坚守

来源:澎湃新闻 2019-08-06 12:30   https://www.yybnet.net/

亮出名片:激扬世界超级工程的国际视野与品质追求

在中央专责小组的统筹安排下,港珠澳大桥前期的《香港与珠江西岸交通联系研究》吸引了香港多方专家参与,带来了新经验,拓展了视野范围。

这给朱永灵深刻启示。他介绍一个细节:港珠澳大桥设计使用寿命是120年。而过去内地和澳门的惯例都是100年。但香港采用英国120年的标准。“这方面,中央早就明确,港珠澳大桥建设标准就高不就低。因此,对香港提出的120年标准,通过各方协调很快就一致确定了。”朱永灵深情感慨,“这最高标准的坚守,成为大桥建设管理激励创新的触发点、奋发追求的标杆。”

一桥连三地,三地政府之间、区域之间、产业之间、百姓之间形成紧密纽带。以宽阔的国际视野,高标准的品质追求,朱永灵带领团队在研究了世界范围内有影响力的超级工程的基础上,包括文献与实地考察后,很快完成了对港珠澳大桥的构想、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与管理规划三大任务。港珠澳大桥建设的三大目标由此脱颖而出:建设世界级的跨海通道,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成为地标性建筑。每个目标都具有丰富内涵和深刻要求,让人眼前一亮,很快得到了三地政府和港珠澳大桥中央专责小组的高度认同,于2009年在中央专责小组第二次会议上讨论通过。

朱永灵介绍:建设世界级的跨海通道意味着把港珠澳大桥放在世界跨海通道的视野下,对标国际,要与世界最高水平跨海通道一拼高下。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就是强化需求引导,充分把握大桥建成以后的“人本化”服务功能。成为地标性的建筑,是引入创新建筑元素包括大桥文化创新,使之成为港珠澳三地乃至全国的一张新名片。

120年设计使用寿命,成为港珠澳大桥建设管理的不二目标。

亮出名片,激扬港珠澳大桥世界超级工程的国际视野与品质追求。

2013年5月2日上午11时,港珠澳大桥海底沉管隧道第一节(E1)沉管浮运沉放作业拉开序幕。汇聚世界一流浮运、吊装、沉放大型设备,包括沉管安装深水测控系统、浮运沉放压载水控制系统、沉管对接精调系统、沉管水下运动姿态实时监控系统、气象海况保障系统、浮运拖航控制系统等8大系统的各个部门高速紧张运转,全力保障这“初出闺房”的“大姑娘”平稳安全驶向目的地——西人工岛。

经过两个多小时航行,洋面海风突然加大,天空飘起了小雨,海浪造成连接拖轮和沉放驳的缆绳受力过大而出现不断磨损。到下午五时许,指挥船“津安3”左后方“穗港21”拖轮的牵引缆绳突然断裂,致使沉放驳受力不均,偏离方向。第一次意外不期而至。

总控室通过卫星定位监控发现这一变化。指挥员立即指挥“穗港21”拖轮更换新的缆绳,沉管稍后摆正方向,继续前进。这里,请记住:从发现断缆、更换缆绳到回归正常的时间,不到20分钟。

“这首节沉管浮运,是在4次实战演练的基础上进行的,各种情况都有细之又细的考虑和预案。这得益于建设者以高标准要求精心实施的演练和未雨绸缪准备。”回首这海底“首场秀”,朱永灵深情难忘。

这还只是一个小插曲。更大挑战来自紧接的96个小时三次沉放。这96个小时朱永灵一直坚守现场。在一波又一波险情丛生、人心不稳、人心思退时,朱永灵沉着应战,他和现场总指挥林鸣在技术分析会上广泛听取专家意见,冒着风险,狠下“不放弃”决心。为应对各种险情,他置身不同位置,站立在十多米高的吊篮里,从一艘船吊到另一艘船,经受肉体与精神的双重考验。

风险与挑战的考验,正是港珠澳大桥建设的日常与非凡。

这是一次协调,更是一次考验。

2014年底,在沉管隧道第15节沉管安装中,出现严重的基槽泥沙回淤,影响施工,沉放作业被迫两次停止,沉管两次拖回预制现场。经反复监测论证,是有关海域的采砂工作导致,需要立即停止采砂作业——但,这又是合法正常的采砂作业。

朱永灵带领工作组全面了解情况后向广东省政府及时报告情况。时任广东省常务副省长徐少华带领工作组很快前来珠海现场办公解决问题。为做好有关工作,时任广东省发改委主任李春洪、广东海事局长梁建伟和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屈家树专门邀请采砂企业负责人共进工作午餐,殷殷寄语,切切交谈。两天内,7家企业200多艘采砂船全部撤离现场,采砂作业全面停止。

“五湖四海的大桥建设者,因桥而聚;天南地北的中国人,因桥结缘。国家利益面前,没有人把自己当局外人。广阔视野与品质追求成为大家共同的光荣与担当。”回顾这次协调工作,朱永灵心中仍感慨不已。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有来自香港和澳门的两位副局长,他们由香港、澳门特区政府派出,轮换相对频繁。香港方现任副局长李竞伟,分管融资财务部;澳门方副局长源秋华,分管计划合同部。

“他们各有所长,和我们相处很好。”朱永灵介绍说。在他的引见下,笔者和李竞伟在大桥管理局食堂共进工作午餐时有愉快交谈。这位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毕业的高材生,太太是北京人,他笑称他们家是“一家两制”,相处和谐。但了解到笔者前来采访,他便连忙摆手笑道:“不要采访我哦,采访我要经香港特区政府批准。”笔者郑重告诉他:“朱局长已经告诉我了。请放心。”接着笔者亦笑问:“和你闲聊,是否也要走这个程序?”他听了哈哈大笑:“我在这里工作大半年了,已经学到很多。吃好工作午餐,是为了更好地工作。所以我很喜欢这里。”说完,他便埋头吃饭。当放下筷子,他却又不忘幽默一句:“不只是我,香港人都想来大桥看看。因为大桥就在家门口,国家的感受很强烈。”

似是接过李竞伟的话,朱永灵坦言:“通过港珠澳大桥的合作共建,更加拉近了三地民众的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港澳专家全过程参与港珠澳大桥的论证、决策,建设者热情投身建设,更加深了对国家的认同感,更加为国家的强大而自豪。”

 文章选自《心桥永恒-中国港珠澳大桥启示录》,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文章选自《心桥永恒-中国港珠澳大桥启示录》,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新闻推荐

以改革创新打破空间瓶颈,以“平方米产出”论英雄 南京江宁高新区矗立“发展灯塔”

上汽大通南京工厂入选全球工业4.0“灯塔工厂”!这是7月南京激动人心的消息。“灯塔工厂”意味着更加智能、更优效率和更高...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港珠澳大桥启示录(下):120年寿命 是对最高标准的坚守)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