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8月4日电(记者 何欣荣)上海的垃圾分类已经“满月”。在上海的中心城区徐汇,包括“绿主妇”“移动厢房”等新名词不断涌现,在垃圾分类这项“新时尚”里不断激发社会治理的“新动能”。
根据上海市有关部门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全市垃圾分类实效进行的最新测评,徐汇排名前三。作为中心城区,徐汇的垃圾分类面临着老旧里弄多、设施改造难等挑战。如何把“新时尚”落到实处,关键点之一是社会治理创新的力度。
在徐汇的凌云街道,活跃着一支“绿主妇”队伍。在社区的工作室里,摆满了“绿主妇”们用垃圾做成的物品,如用牛奶利乐包做成的购物筐,用废弃塑料做成的工艺品,等等。“绿主妇”的主要成员是社区里的家庭主妇,她们指导居民把收集到的湿垃圾进行粉碎发酵处理,将生产的液体酵素用于小区种植,实现厨余垃圾变废为宝。
“凌云的‘绿主妇’已经形成品牌效应,带动了社区居民自治意识和自治能力的成长。这不仅为垃圾分类夯实了基础,也为社区的和谐善治提供了社会资本。”复旦大学教授刘建军说。
徐汇的天平街道老旧里弄多,垃圾分类设施较难“生根”。2018年以来,天平街道累计完成了172个垃圾库房的硬件改造,但仍有90多条老弄堂因为空间狭小,硬件设施缺位,使得垃圾分类难以顺利开展。
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天平街道通过实地走访,充分协调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和志愿者的力量,最终确定了“移动厢房”的模式。即通过环卫部门的及时清运,让垃圾桶有需则来、无需则走,同时根据居民投放习惯,合理设定放桶和撤桶的时间。
新闻推荐
央视记者近日从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天津分中心获悉,为有效控制计算机恶意程序感染主机引发的危害,2018年,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