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名思义,规范的古代城池应该由两部分构成,这两个部分就是城和池,二者共同的作用都是为了防御。细而分之,则城(城墙)是主体,池(城壕、护城河)则起着拱卫城的作用。因此,古代所说的城池,往往指城(或整个城市)的本身。
我国的筑城历史极其悠久,根据古籍记载,远在原始社会末期,居住在中原嵩山地区的部落领袖鲧(禹的父亲)就曾筑过城郭,外面还有沟堑,这可以视作原始的城池。在那个时候,人类构筑墙的目的,不仅为了抵抗敌人的进犯,同时还有防范自然界猛兽袭击的目的。
城墙的作用,就是为了防御外敌的进入。在冷兵器时代,一座拥有坚固城墙的城池往往可抵挡千军万马。有了坚固的城墙,城内的军民就可以婴城自守,以不变应万变,静待援军的到来。
但是,仅有坚固的城墙还是不够的。为了有效地阻挡外敌的进入,古人又开挖了护城河,亦即“池”。古人曾对于护城河的规格作了明确的限定:“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即城要高,池要深。城高易于理解,但池为什么要深,可能许多人尚不甚了了。
古时护城河一般面阔底窄,面阔在二丈以上,深一丈左右。护城河的作用在于阻挡敌军的进攻,使敌军人马及大型攻城器械隔河而阻,不得接近城墙,难以进行攻城作战。因此,护城河是一种隔阻式城防工事。
除此之外,护城河的重要作用更在于,它可以有效地阻止敌人采用“地道战”的方式进入城内。试想,如有敌人挖掘地道,护城河里的水就可以倒灌敌军。从而打破敌人的阴谋,确保城池的万无一失。
因此,虽然城高池深不能确保战争的胜利,但它于有效地保存有生力量无疑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战国时代的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东北),曾以它的险要形势和坚固城池,屡次挫败了东方各国的联合进攻。
(据《天津日报》)
新闻推荐
图为旅游集团干部职工向老英雄模范王辛佑同志献花。姚孔燕摄本报讯日前,北海旅游集团特别邀请老英雄模范王辛佑同志上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