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8月1日,上海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满月”。
这一个月来,“垃圾分类”旋风席卷全城,上海生活垃圾分类效果初显:居民家里的垃圾桶多了,垃圾厢房变整洁了,高科技产品也用上了,志愿者的活儿逐渐少了,就连来沪游客也初步知晓如何分类了……
即日起,澎湃新闻特推出系列稿件,全方位呈现生活垃圾分类“新时尚”让居民习惯如何改变、文明之风如何浸入人心。
8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满月了。
无论白天黑夜,垃圾厢房旁边总有一群“硬核”的阿姨和爷叔们,他们是万千垃圾分类志愿者中的一员,不过从他们的心得体会中也足以窥见:上海垃圾分类的顺利推行,离不开志愿者们的付出。
澎湃新闻记者近日采访了三位年过七旬的老年志愿者,他们中有人凌晨三点还在小区里“抓”乱翻垃圾的人,有人脱下志愿者马甲后还忍不住去厢房边转悠,还有人重新站上“讲台”,思考如何让小朋友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凌晨三点值班,“偶遇”捡垃圾的人
7月28日凌晨三点,捡垃圾的人又来了,几下翻弄,投放点边的垃圾散乱一地。这一幕,被志愿者耿德超抓个正着。“翻垃圾的人一转脸,看到了我,她也很惊讶。”
这样的表情,耿德超见过好几次,“之前有个被我抓到小伙子说,志愿者半夜还值班啊?我们再也不敢出来乱扔了。”
71岁的“耿叔”是浦东新区洋泾街道栖山小区志愿者,为了搞清楚谁在夜里偷倒垃圾,凌晨两三点,他穿着志愿者的绿马甲,在垃圾厢房周围转悠。看到偷倒垃圾的行为,就记在小本子上。
居民一度怀疑:“耿叔”难道不睡觉?
耿德超所在的栖山小区一处垃圾房。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张慧 图耿德超表示,晚上7点以后,小区内有24小时智能垃圾箱开放,干垃圾桶装20多包就满了,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有人把垃圾扔在地上,这样就失去了垃圾分类的意义。耿德超觉得,“保洁员不住在小区里,我作为党员,承担一下责任是应该的。”
除了偷倒垃圾的人,他还发现了夜色掩盖下的隐秘,比如,“有人翻垃圾像是爱好一样”,“有人两点钟点外卖,晚上出来倒垃圾”。
栖山小区的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从去年8月以来就开始建立了。从最初包括耿德超在内的3人,扩大到如今的63人,年龄大都在65岁到75岁之间,每天上午和下午在垃圾厢房边站岗。“志愿者们不怕苦,不怕累,有时和保洁员一起分拣垃圾,时间长了,居民都感动的。”
2019年7月1日,上海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耿德超明显感到,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态度有了明显转变。
耿德超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前不久,小区的一位居民的湿垃圾里混进了不少烟头。耿德超告诉他,烟头属于干垃圾。那位居民不仅立刻承认错误,还把烟头一个一个地捡出来。
这是耿德超之前难以想象的,他说,小区住着不少租户,流动性很大,管理上有难度。
去年8月,小区启动垃圾分类试行初期,在垃圾桶边,有居民吵嚷着,和他对着干,要大家一起把垃圾扔到地上。耿德超说,“现在不一样了,如果有人不分类,居民都帮着我们说话。”
现在居委会干部、保洁员都劝他说:耿叔歇着吧,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增强了,活儿不多了。
耿德超在垃圾分类投放点站岗。 微信公号“绿色上海” 图脱下志愿者马甲后,也要到投放点转悠两趟
距离栖山小区1.5公里,光辉小区76岁的志愿者吴明也说,年纪大了,还做志愿者,只为“开心就好”。
戴着印有“浦东新区志愿者”字样的旧遮阳帽,跨上一辆老式横梁自行车,吴明还能把车子蹬得生风有力。“人老了,能为社会做一点小事,多做一点是一点。”他对澎湃新闻记者说。
从60岁退休起,吴明一直没有停下志愿活动的脚步。2018年12月,他获评“浦东新区生活垃圾分类优秀志愿者”。
吴明获评2018年“浦东新区生活垃圾分类优秀志愿者”。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张慧 图在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前,他一直是小区“绿色星期六”的志愿者。每个月的第二个周六,居民把废旧电器拖到小花园,他为大家兑换奖励。“一个旧电话机可以兑换一块肥皂,居民都很支持。”
为了宣传垃圾分类,作为楼组长,吴明拿着材料,挨家挨户进门宣传,可谓是“见缝插针”。楼里除了老邻居,还有租户,“白天没人就晚上去,看到有人来了立马跟过去。”
天气炎热,垃圾桶边的味道不好闻。他说,多年的志愿经历在那,“奉献精神还是有的。”
经过一段时间试运行,光辉小区的志愿者们不用频繁站岗了。
吴明还是忍不住,每天去小区投放点转悠两趟,还要推开厢门,瞅瞅垃圾分得对不对。“以前穿志愿者马甲,现在穿便服。”吴明解释,因为不是统一安排的站岗,他便没有穿那件亮眼的荧光绿马甲。
如果遇到不清楚如何分类的居民,他会立刻掏出放在口袋里的《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引》。“你看,“玻金塑纸衣”,可回收。”不过,随着居民垃圾分类意识的增强,他如今很少遇到这样的“教学对象”。
吴明从腰包中掏出的《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引》。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张慧 图“让他去,他开心就好,能出去表示身体蛮好。”对于吴明的志愿活动,老伴也是支持的。
但转眼间,老伴又为满屋子的“志愿证明”发愁:成沓的遮阳帽、各色叠好装袋的志愿服装、散落各处的荣誉证书和纪念册,这些是吴明参与世博会、交通文明、垃圾分类等志愿活动经历的见证。
“如果做个志愿者服装展,陆家嘴的我最全了。”吴明笑说,他希望孙子能够知道,自己曾经做过的事,“给不了他们物质财产,就留些精神财富吧。”
吴明为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 微信公号“绿色上海” 图从三尺讲台到社会大课堂,她坚持为孩子培养好习惯
与坚守在垃圾房边的志愿者不同,81岁的退休教师张惠英,把垃圾分类的课程搬到了她曾经工作过的讲台上,带动大家共同参与垃圾分类。
从1956年踏上工作岗位,到2000年正式退休,张惠英一直是江苏路第五小学教师,用她的话说,“小辫子进去,老太婆出来”。期间,她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评“全国优秀教师”等称号。
她说,对小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养成好习惯。
当年,哪怕是“如何放好书包”这样的小事,张惠英也为孩子编唱简单好记的顺口溜,“像唱山歌一样唱”。如今,生活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她摸索着,如何与时俱进,让小朋友培养好习惯。
张惠英告诉记者,虽然已经退休,但她离不开教育事业,从三尺讲台到社会大课堂,她想当一辈子老师。
2018年11月,上海市长宁区虹仙小区开始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工作。为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好习惯,张惠英作为虹仙劳模群英工作室负责人,牵头工作室,携手虹古路第三幼儿园、长宁区辅读学校开展垃圾分类实践活动。
张惠英和志愿者们在幼儿园给孩子们讲解垃圾分类。她回忆说,小区推行垃圾分类后,辅读学校的学生,曾到小区学习参观。学生中,有的患自闭症、有的是智力障碍。
因为自己曾到辅读学校讲过课,她问孩子,“对我有印象吗?”孩子们的表情告诉她,有印象。
为了让辅读学校的孩子们理解垃圾分类,她手拿着要分的垃圾,一个个询问,该放到哪个垃圾桶。每看到孩子们学会一点,张惠英就做个“棒”的手势鼓励。
从事教育工作几十年,她说,播下爱的种子,能在孩子心中长久留存。
张惠英带领辅读学校学生参观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点。张惠英还告诉记者,在幼儿园表演垃圾分类小品时,她特意改编,加入了很多与学生的互动,比如会让学生举手告诉她,电池是什么垃圾?“学生参与进来后,现场氛围立马就不一样了。”
为了与时俱进,张惠英也在努力跟紧时代步伐,网上发布的垃圾分类考题,她每天都看。
“我还保持着性格上的童心,年龄总归是上升的,但是心态可以自己把控。”她说,每当自己与孩子们在一起,就感到很有活力。
张惠英提到,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做事不怕累,不怕脏,“他们做了很多感人的事”,居民之间的联系更紧密了,垃圾分类效果也更好了。
新闻推荐
8月1日,洛阳市“我是小小考古家”夏令营的营员们在曹魏大墓考古工地参观。当日,河南省洛阳市“我是小小考古家”夏令营的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