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出现在游戏厅、电玩城的娃娃机,如今却频繁地出现在商场的各个角落,而迷你KTV、VR体验游戏、自助式的按摩椅,也成了电影院的标配……快捷、方便、时尚,碎片化的消费模式带给消费者新鲜的体验,碎片消费已经在日常消费中占领一席之地,“等待经济”成为城市生活消费的新空间。(7月31日《工人日报》)
诚如媒体报道,碎片化消费项目均具有无人经营、设置灵活、方便快捷等特点,但同时也考验着商家的管理智慧与服务理念。换言之,不能因为碎片化消费大多是消费者“为了打发等待时间”,就可以在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的品质上打折扣。比如,正是“无人”看护,就格外要保证产品的质量,保证消费者快捷、方便、舒畅与安全使用,而不是一次性投入就真地“可以躺着赚钱”了。相反,要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更专业、更体贴的服务。
我们不妨以机场、影院等公共场所投放的共享按摩椅为例,从创意与需求上看,确实很受消费者的欢迎。但实际上,按摩椅是一种运动器械,它是使用硬物通过机械挤压、冲击、顶压来模仿人手按摩,与在理疗店里找理疗师按摩完全是两种不同的体验。可见,共享按摩椅并非适合所有人,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经营者应有明显的提醒标识。
有媒体调查发现,尽管不少经营者声称按摩椅有专门的定期维护,但是否会定期做清洁,存在不确定性。另外,不少按摩椅没有设置暂停按钮,只要开启使用就无法强制停止下来,如果在按摩过程中发生意外,自己很难做出紧急处理,只能等待救援。近日,苏州就发生一起按摩椅卡人事件,60岁的范女士腿部被卡在按摩椅下半段的缝隙中,消防人员拆卸按摩椅才将其救出。
所以,对于碎片化消费模式,如果只是单纯地追求“吸睛”与“淘金”,忽视了产品质量与服务品质,显然不属于“消费升级”,只能沦为难以长久的“一次性消费”。付彪
新闻推荐
7月25日,京津冀社会信用体系协同推进大会在北京举办。三地将从守信联合激励试点建设、京津冀社会信用标准化研究、重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