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是一位传奇女作家,也是一个有着侠义心肠的勇敢女性,在危险时刻,表现出了不让须眉的果敢和担当。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进步作家鹿地亘发表了许多反战言论,受到日本军国主义者的迫害。1935年,鹿地亘和夫人流亡到中国上海,从事反对日本侵华的活动。
1937年7月,日本发起了全面侵华战争,鹿地亘夫妇因处境危险,于8月中旬的一天搬到了鲁迅和许广平家中居住。次日,萧红和萧军就到鲁迅家去探望了他们;此后,萧红二人接连几次前去探望。后来有一天,萧红一个人去探望他们时,却发现鹿地亘夫妇不在了。许广平说,鹿地亘夫妇头天下午出门,就再也没有回来,也不知道去了哪里……萧红便为他们担心起来,到处打听他们的下落,但一点消息也没有。
一个月后的一天,一个熟人来到萧红家,告诉她说鹿地亘夫妇又回到鲁迅和许广平家了。萧红正要替他们高兴,但来人接下来所说的,又令她担忧起来。原来,这一个月,鹿地亘夫妇一直在别人家躲着,可那家人担心受到牵连,非要他们离开不可。住在鲁迅家里更不安全,因为外界已经谣传那里是一个能容纳二三十人的机关了。
“那么,住到哪里去呢?”萧红担心地问。来人说:“他们要你去送一封信,你立刻到许广平家去。”萧红二话不说就赶到了许广平家,将那封信送到了指定地点:一个德国医生那里。鹿地亘的妻子池田曾在这位德国医生那儿治过病,医生的太太曾对池田说:如果在别的地方不方便,可以搬到她家里去住。医生看完了萧红送来的信,当即写了回信交给了萧红,萧红又带着这封信返回许广平寓所,鹿地亘夫妇打开信,被告知随时可以过去。
入夜以后,鹿地亘夫妇经过乔装打扮,在萧红的陪同下一起来到德国医生家,找到了医生。谁知经过沟通才发现,这是一场误会,医生以为他们是要来看病,才说随时可以来,并不是同意他们住在家里。
见此情形,萧红便提出让鹿地亘夫妇到自己家中去住。但其实萧红的家中也不安全,所以这一提议没有被鹿地亘夫妇接受。医生还不错,了解情况后,便穿上雨衣出门找房子去了。他为鹿地亘夫妇找到了一家旅馆,并把他们带了过去。虽说那里也不安全,但没办法,鹿地亘夫妇只得暂时住下。
鹿地亘夫妇托人向中国政府办理相关证明书,迟迟办不下来,他们不敢离开旅馆房间,连大声说话都不敢。在那种危险的情况下,没有人敢去探望他们,只有萧红不顾危险经常前往探望,令鹿地亘夫妇十分感动。
有一天,萧红又去探望他们,池田不在,说是去了许广平那里。鹿地亘见到萧红后,立即在一张纸条上写道:“今天下午有巡捕在门外偷听了,一下午英国巡捕(即印度巡捕)、中国巡捕,从一点钟起停到五点钟才走。今天我决心被捕。”萧红看完纸条后,又感动又担心,努力想帮助他们,于是便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将鹿地亘夫妇的日记、文章和诗带到自己家中替他们保存起来。她说:“假使日本人把你们捉回去,说你们帮助中国,总是没有证据的呀!”鹿地亘十分感激萧红,握着她的手问:“害怕吗?”萧红说:“不怕。”随后,她将那包东西带回了自己家中。
其实,萧红此举是极其危险的,因为她的住处也不安全,一旦这些材料落到敌人手中,她就要受牵连。但为了帮助朋友,她丝毫不顾及这些,表现出了一股侠义之气。许广平在回忆中,也写到了萧红的这种侠义精神:“这时候,唯一敢于探视的就是萧红和刘军(即萧军)两先生,尤以萧先生是女性,出入更较方便,这样使得鹿地先生们方便许多。也就是说,在患难生死临头之际,萧红先生是置之度外的为朋友奔走,超乎利害之外的正义感弥漫着她的心头,在这里我们看到她却并不软弱,而益见其坚毅不拔,是极端发扬中国固有道德,为朋友急难的弥足珍贵的精神。”
学者林贤治也就此事评价说:“萧红确实有着林黛玉般的脆弱、善感的一面,但也有着史湘云、尤三姐的倔强、刚烈、侠义的另一面。她对鹿地亘夫妇的乐于救助、勇于担当的态度,就不是一般的柔弱女子所可以具有的。”
■唐宝民
新闻推荐
“属地管理”本是层层压实责任的工作要求,但记者调研发现,一些职能部门以“属地管理”为名随意向下摊派本部门职责内的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