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架空线入地,上海正同步开展道路箱体整治。
7月14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市住建委获悉,经梳理,历年来已实施过架空线入地的约600公里道路中,有约236公里道路存在“回潮”现象。截至2019年7月中旬,权属单位自行清理97.9公里道路“飞线”,共拆除“飞线”1400余根。
7月14日上午,长宁区长宁路水城路口,工作人员正在清理“飞线” 本文图均为上海市住建委供图与此同时,上海已于近期编制了《关于开展本市道路箱体整治工作的实施方案》和《上海市道路箱体设置要求》。
上述文件中明确,箱子“尽量不占用人行道空间”,箱子设置的时候优先进街边建筑场所,对箱体本身的尺寸要求“小型化”。而对箱子的功能则要求“合用”,例如整合公安的监控设备箱、光缆交接箱进综合杆的综合设备箱,整合电力的电缆分支箱和计量箱为一个箱子,从而大大减少箱子的数量。此外,对重要区域人行道上的无源箱子(不带电),要求尽可能进行地埋式设置。
上海市住建委透露,将把综合杆打造成道路上各类城市管理与信息服务设施的搭载平台,近期还将出台综合杆管理办法,明确各类设施的上杆流程。
2019年是上海市开展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工作的第二年,截至7月11日,全市已开工92.55公里,计划到9月底,基本完成市政府下达的100公里整治任务。
除了推进整治,还将加大处罚力度。
下一步,市住建委将会同路政、规划、城管等部门按照《上海市城市道路管理条例》、《上海市城市道路架空线管理办法》以及《上海市临时占用城市道路管理办法》的规定,严格控制掘路、立杆的行为,严厉打击违法飞线、立杆、设箱等行为。如有新增违规飞线,一律剪断;新增违规立杆,一律拔除;新增违规箱体,一律拆除;新增违规标牌,一律清除。对于违法违规的企业和个人,将会同城管执法部门依法将其信息纳入市公共信用平台,实施信用惩戒。
针对法制不完善的情况,市住建委透露,正研究推动修订《上海市城市道路架空线管理办法》,强化执法监督及联合惩戒措施。
新闻推荐
针对网友所反映,南京地铁对在车厢内饮食的乘客选择性执法,“只罚中国人不罚外国人”一事,南京地铁回应称,执法队员因语言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