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天津7月10日电(记者周润健)“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7月12日将迎来今年“三伏”中“初伏”的第一天,这意味着高温高湿的“桑拿天”将逐渐成为天气“主角”,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启“蒸煮模式”或“烧烤模式”。
“三伏”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有时10天,有时20天,这由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还是5个庚日来决定,4个庚日就是10天,5个庚日则是20天。
“今年‘三伏’共计40天,7月12日交‘初伏’,7月22日交‘中伏’,8月11日交‘末伏’,8月21日‘出伏’。”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
“稻在田里热了笑,人在屋里热了跳。”“入伏”前这一段时间,我国华北、黄淮一带持续的高温让人们深切感受到了“上蒸下煮”的滋味。
针对“入伏”后即将出现的“桑拿”天气,赵之珩提醒公众,要注意采取应对措施避免中暑,如减少不必要的外出、随身携带防暑药品、及时补水等。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翀通讯员冯兴庚郑孝勇)近日,在武汉汉阳纽宾凯建筑工地、武汉江夏军运会保通项目G107国道改扩建工地上,朗朗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