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上海科学家发现抑制肺癌转移的代谢小分子 为治疗提供新策略

来源:澎湃新闻 2019-06-27 13:56   https://www.yybnet.net/

肺癌已然成为“第一大癌症”与“头号癌症杀手”。肺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就是癌细胞转移。传统手术以及术后放化疗可以有效控制原发肿瘤,但对发生转移的肿瘤往往束手无策。

据统计,我国每年肺癌新发病人数超过73万,死亡人数超过61万,五年生存率低至16.1%,95%以上的癌症死亡是由癌细胞转移造成的。以往研究表明,代谢异常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这些异常的代谢可重塑肿瘤细胞以增强其生长和存活,但其是否以及如何支撑肿瘤转移却鲜为人知。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杨巍维研究组的最新研究发现,细胞代谢产物——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可以有效抑制肺癌转移,为肺癌转移的监测和阻断提供了新的靶点和生物标志物。该成果于北京时间6月27日凌晨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

Snail是一个可以促进癌症快速转移的蛋白质,正常情况下它的mRNA会被细胞内的一类“切割”酶降解,Snail也“自身难保”。但当Snail的mRNA与另一种名为HuR的蛋白质结合后,Snail则变得更加稳定,令切割酶“无从下手”。杨巍维研究组发现,正常细胞中的HuR蛋白多与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紧紧“绑定”;但在肺癌细胞中,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第473位酪氨酸发生高度磷酸化,与HuR蛋白结合后,催化原本被HuR紧紧“绑定”的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反应生成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并“解绑”HuR蛋白。“解绑”后的HuR蛋白与Snail的mRNA结合,提高了Snail的稳定性,增强了肿瘤细胞的迁移能力,进而促进了肺癌转移。

研究人员深入分析临床数据发现,肺癌患者体内的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含量与肺癌的转移复发密切相关。相比原发病灶,转移灶中肺癌组织的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含量急剧降低;更为重要的是,发生远端转移的肺癌患者的血液样本中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含量也显著降低。此外,他们还发现肺癌组织中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第473位酪氨酸磷酸化水平越高,发生肺癌转移的几率越大,且患者的预后越差。

本研究首次揭示了尿苷二磷酸葡萄糖抑制肿瘤的新功能及其作用机制,为肺癌转移的诊断提供了首个生化标志物,有助于肿瘤早期转移的发现,同时还为转移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新闻推荐

浙江湖州打造“城市温度26°”温馨驿站

这是湖州市吴兴区飞英街道吉山四社区“城市温度26°”驿站(6月26日摄)。从2019年开始,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在“服务企业...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上海科学家发现抑制肺癌转移的代谢小分子 为治疗提供新策略)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