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陈曦
高考结束了,考生在焦急等待着分数的“出炉”,各大高校也没闲着,纷纷展开宣传攻势,人才争夺战早已拉开了帷幕。近日,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出了一回“风头”,公布了《2019年本科新生奖学金细则》,奖励范围为“参加2019年统一高考招生考试被我校正式录取,品学兼优且按时来我校报到的本科新生”,其中特等奖学金为每人10万元人民币,一等奖学金为3万元、二等为1.5万元、三等也有5000元,奖学金一次性发放。
“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可真是一点也不假。学得好、考得好,自然就有高校向你伸“金灿灿”的橄榄枝。有人可能纳闷,以往私立高校为了招满生源、招到好苗子,愿意“撒钱”那也在“情理之中”;可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姓“公”,业内知名度也还可以,怎么甘愿放低姿态“抢人才”,还如此大方呢?如果这样“开明”且“多金”的高校越来越多,是不是优秀考生在报考时会临时患上“选择障碍症”呢?
相比于顶尖高等学府,普通高校在招生时天然处于弱势地位,愿意“高分低就”的学生其实寥寥无几,除非是“被调剂”才不得不接受“落难”的现实。在扩招的大形势下,有的高校为了增加自己对好苗子的吸引力,难免会出台一些优惠措施,常见的无非就是减免学费,给予补助之类。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此次设立巨额新生奖学金,主要是按省内排名、超重点线多少划定奖励标准,申请条件不算特别苛刻,比如浙江省内成绩排名前2万名的考生,只要愿意来校就读,就能每人拿特奖10万。该校手笔之大,除了“实打实”的招揽人才之外,也变相达到了广告效果,“求才若渴”的名声确实打出去了。
如果学校硬软件设施不入流,也谈不上什么学术氛围,那么即便有高额奖学金的诱惑,多数好学生也不会为了眼前的一时之利而拿未来开玩笑。所以说,高校“打铁还需自身硬”,“你若盛开,蝴蝶自来”,提升实力才是关键,再辅之以“揽才”良策,才能成为考生眼里、心中的“香饽饽”。
可以预见的是,今后普通高校对优质生源的争夺会越来越激烈,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一幕将在每年高考后准时上演;但我们更希望,高校都能“不忘初心”,相互比拼核心竞争力,共同进步。其实,无论招生的成果如何,踏进校门的学子都值得被悉心培养和教诲,他们都有成为社会栋梁的可能,这就需要校方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断创新、积极探索;而毕业生有出息的越多,对学校而言也是一种荣耀,对未来的招生工作亦是一种良性推进。
普通高校若想在“人才争夺战”中有所作为、有所成就,不能只靠“重奖优秀报考者”这一条,需要切实提升自身的学术硬实力,要有优质专业做支撑,也得有合理的师资配备。学生报考哪所高校,更看重的其实是能否选到心仪的专业,且在四年内学有所成,为未来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
新闻推荐
这是一张在武汉黄鹤楼铜鹤塑像边上摆拍的照片,有些泛黄。照片上的小男孩约莫10岁多一点的年纪,白圆领老头汗衫加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