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户外运动要讲究方法
水泥地上跳舞易损伤关节常言道:人老骨先老,养骨就是养命。骨组织从35岁左右就开始衰老,出现骨钙流失、骨质增生等一系列问题甚至相关疾病。养骨是一辈子的事,然而在养骨路上,就连医生都踩过不少坑。
如何保养好人体的支架?我们将多位骨科专家的临床研究和亲身经验,梳理成一份红黑榜,请大家对照检查,在避开雷区的同时,选择正确的养骨方法。
指导专家>>>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骨科副主任 陆建伟
北京朝阳医院骨科主任医师 刘清和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副主任医师 邝涛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脊柱科副主任医师 陈茂水
浙江医院骨科主任医师 宋柏杉
红榜
踮脚走路菜里放养骨药材
有人认为,既然骨头怕磨损,那就少动多静就好了。在骨科大咖们看来,绝对不能因噎废食,相反,“养骨秘诀”大多出在脚下。
1、每天踮脚走路宋柏杉喜欢踮脚走路,走6000步左右。踮脚尖走路能锻炼小腿肌肉和脚踝,防止静脉曲张,增强踝关节的稳定性。刚开始锻炼时,可在走路间歇穿插进行。老年人要防止因重心不稳而摔倒。
2、常游泳刘清和也认为,动一动,骨骼会更健康。他非常热衷的运动是游泳,它能减慢软骨组织的衰老。
不过,多位医生都提醒,狗刨式游泳对颈椎没好处。因为这种姿势游泳,颈部始终弯曲,身体始终在僵硬状态。
3、户外行走晒太阳对这些经常使用的零部件,邝涛会经常给它们补充能量。每天早晚,邝涛都会喝一杯牛奶。为了让钙质更好吸收,只要天气好,邝涛便会在户外行走,晒晒太阳补充维D。
4、交替抬腿宋柏杉经常要出差,坐飞机时,他经常会做一个养骨小动作:端坐在椅子上,一侧下肢伸直、抬离地面一个拳头,整个下肢肌肉保持用力收缩。感觉小腿后侧的肌肉尽量向上提,并让肌肉变紧实,然后脚背再慢慢抬起,脚背与小腿成90度。十个为一组,左右脚交替。
5、养骨中药材入菜养骨应多吃点含钙食物。除牛奶、奶酪等奶制品外,可多吃点海带、虾皮、豆腐、蘑菇等含钙高的食物。
另外,还可将养骨中药入菜。在炖鸡、炖排骨时,可加入鹿角、仙灵脾、肉苁蓉等中药,制成药膳。每次选择1-2种,每种3-4克即可。
黑榜
头夹电话、蹲着择菜很伤骨
说起养骨,就连医生都会犯错。陆建伟提到,自己所在的医院有位同事,在西湖边爬山爬了五六年。有一天,她跑来说膝盖总是隐隐作痛,陆建伟给她做完检查后叮嘱她将爬山改为走路,“自从她把爬山爱好改掉后,膝盖伤痛也慢慢好起来了”。
采访中,多位医生都谈及伤骨行为,很多日常小细节都被大家忽视了。
1、头夹电话如果将话筒夹在脖子上打电话,肌肉会过度用力收缩,颈椎容易受伤。同理,老侧身在沙发上睡觉,也会加速椎间盘或关节的退化。
2、靠在床头看书很多人喜欢在睡前将头、背靠在床头,整条腿平放,或坐或卧在床上看书。这个姿势很伤脊椎、骨盆与膝盖。建议睡前看书别超过15分钟,或改成将一腿弯曲、另一腿伸直的姿势,数分钟后交换。
3、弯腰穿鞋直接弯腰穿鞋,腰椎承受的压力很大,建议找张椅子坐下来,或者整个身体蹲下来穿鞋,避免腰椎受伤。
4、蹲着择菜女性膝关节疾病患者多于男性,多是因为女性下蹲次数相对男性更多,比如蹲着洗衣、择菜、擦地等。建议老人下蹲最好扶着桌子或椅子。
5稍息站立很多人喜欢稍息站姿,把身体重心放在一条腿上,长时间如此,会因腰椎两侧受力不均导致骨盆歪曲、脊柱弯曲等。站立时,应做到挺胸、抬头、双臂自然下垂,让全身重量均匀分布在两条腿上。
6、水泥地上跳舞广场舞的运动场地大多是混凝土地面,这种场地对膝关节、踝关节会产生较大的反作用力,长期操练易造成关节损伤。所以,有条件的队伍可以去运动场所的木地板上跳,条件不允许的,一定要找个平坦的小广场,并保证穿上弹性好的运动鞋。
据快乐老人报请图片作者与本报联系,以奉薄酬
新闻推荐
信报讯为进一步缓解李村商圈的交通拥堵,消除公交车进出站时的安全隐患,结合前期公交站点命名方式的征求意见结果,自2019年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