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雪域高原上,青藏铁路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正在其沿线创造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纪录。
青藏铁路通车13年来,已成为青藏两省区发展的强大引擎。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享受到铁路带来的幸福生活。
色玛村的巨变
拉萨西货场是西藏最大的铁路货物运输窗口,13年来,货场面积从2006年的32万平方米,扩建到如今的60多万平方米;货物发送量由2006年的31.1万吨,增长到2018年的575.50万吨,增长18倍。
位于拉萨西货场旁边的色玛村,有800多户人家。起初,全村靠种田、放牧为主,吃饭、养老、子女上学都是难题,低保户有19户。
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运营后,色玛村借助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建立了西藏最大的铁路货物运输场地。色玛村群众从务农变成了经商,生活随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火车通了之后,感觉人突然开窍了。”高中学历、聪明好学的尼玛次仁很快熟悉了物流业务,成为村办企业振通物流公司的第一任藏族经理。
13年来,振通物流公司飞速发展。从成立当初的1辆集装箱专用平板车、4节板车、30辆小型货车,发展到今天已有6辆集装箱专用平板车、28节板车、100多辆大型货车。村民的人均收入当初只有2000元,到2018年超过1万元。2015年,色玛村低保家庭全部脱贫。
原来,色玛村还有很多在家靠父母等吃等喝的年轻人,拉萨西货场成立以后,招收了一大批装载机司机、后勤保洁员和装卸工人,色玛村再也没有闲人了。
2008年,多吉只是一名普通的装载机司机。2016年,多吉个人购买了一台大型货车,开始为自己打工,家庭收入又翻了一番。
像色玛村一样靠铁路改变贫困状况的,还有加绒村、加错村、柳梧村,等等。
青藏铁路的开通,为沿线藏族群众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许多沿线群众吃上了“铁路饭”,出现了一批靠铁路富裕起来的年轻藏族老板。
今年38岁的阿旺多吉,是西藏第一位靠铁路货运办物流公司的藏族老板。2006年9月,他成立了自己的物流公司。2015年,公司转型升级,业务范围延伸到了拉日铁路和拉林铁路。他告诉记者:“现在每年的收入最少100万元。从当初的2000元月薪打工仔成为今日的百万富翁,是青藏铁路让我发家致富了。”
越做越大的生意
“没有青藏铁路,就不会有企业今天的发展。”德令哈市中盐青海昆仑碱业公司销售总监刘丽说。在该公司的铁路专用线站台,一袋袋纯碱产品被吊车装入货运车厢后,通过青藏铁路运入内地。
“柴达木盆地盛产原盐,与内地纯碱生产企业相比,原材料是我们的优势,但我们的客户绝大部分位于内地,运输距离和成本是我们的劣势。”中盐公司副总经理王青伟介绍说,公司纯碱产品的运输距离平均在1000公里以上,路程一远,运输成本就上去了。
在中国铁路青藏集团公司的支持下,中盐公司在厂内建起7条铁路专用线,专门用于原材料运输和纯碱产品配送。青藏铁路提供的运力保障,提升了该公司产品的竞争力,生意越做越大。2008年到2018年10年间,该公司铁路纯碱年运输量由8万吨增至120余万吨。
青海省海西州也借助青藏铁路走上了发展快车道,这里生产的纯碱、原盐、钾肥等工业产品95%以上运到了外省。
“对海西州来说,青藏铁路是工业发展的生命线。如果没有这条铁路,我们的工业很难发展。”海西州工业和信息化局调研员张秀海介绍,青藏铁路西格段通车前,全州工业总产值不到1亿元,现在海西州工业总产值已达几百亿元。
青海省盐、钾肥等资源蕴藏丰富,但受制于传统的运输方式,没能打开国际市场。如今,海西州中欧班列已基本形成常态化运行模式。2019年一季度,全州完成进出口额4129.7万美元,同比增长49.22%。
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西格段的通车运营,打破了长期制约青海发展的交通瓶颈。沿着铁路线形成了青海发展的强劲经济带,能源产业、化工产业、农资产业、农牧产业等得到快速发展,区域内已建成中石油青海油田公司、青海盐湖集团、西部矿业等一大批资源开发龙头企业,使青海迅速“蹿红”成为西部新的经济高地。
统计数据显示,自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到今年4月,青藏集团公司累计运送货物5.72亿吨,货物运送量由2006年的2491万吨增长到2018年的4810.1万吨,年增长率为5.6%,其中累计运送进出藏货物5077.7万吨。
“小”了拉萨站,“大”了拉萨城
近两年,再次来到拉萨火车站的旅客惊讶地发现:和10年前相比,拉萨车站有了巨大的变化——变“小”了!
早前,拉萨火车站因周边都是农田而显得高大雄伟。如今的拉萨火车站,周边高楼林立,就显得“小”多了。
说起变化,在拉萨火车站工作的西藏第一代藏族铁路职工斯朗卓玛再清楚不过了:“刚通车的时候,拉萨火车站周围都是菜地,而现在周边高楼林立,商场、餐厅、电影院等应有尽有。我也住进了铁路小区,买了房子和车子。”
青藏铁路通车运营13年来,拉萨火车站“拉来”了一个柳梧新区,拉萨站在逐渐变“小”。而青藏铁路的开通,促进了拉萨市和西藏自治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让拉萨市由“小”变“大” 。
西藏自治区发改委铁路办副主任格桑次旺介绍,青藏铁路有效地降低了进出西藏物资的运输成本,旅游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同时,西藏的特色农牧业、优势矿产资源、藏药加工、高原绿色食品业等,都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据统计,自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至2018年,拉萨站累计进出藏运送货物量近4830万吨。从2005年至2018年,西藏自治区GDP由248.8亿元增长到1477亿元,年均增速10%以上。
青藏铁路大大缩短了雪域高原与内地的距离,极大地促进了青藏高原旅游业的发展以及西藏文化的繁荣发展和对外交流。青藏铁路通车运营后,西藏旅游业呈现“井喷”式发展,并成为支柱产业。
来自西藏自治区旅游局的数据显示,青藏铁路通车前的2005年,西藏仅拥有旅游星级酒店150家,而到2014年底,西藏拥有各类旅游企业达2000家,其中旅行社149家,星级酒店266家,A级景区90个,全区旅游从业人员达30万人。2018年,西藏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3368.7万人次,旅游收入490亿元,分别是青藏铁路通车前的18.8倍和21.3倍。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杨明)6月13日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近期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蜂产品,食用农产品3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