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推广“一医一患”,功夫还在诊室外

来源:半岛都市报 2019-06-14 02:12   https://www.yybnet.net/

木须虫

北京市新一轮医改,在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同时,今年可以期待的一大亮点,是“一医一患”模式将持续推广。由于就诊量大等原因,不少医院还存在大量患者挤在一位医生诊桌前的问题,不利于患者隐私保护和诊疗效率。(6月13日《新京报》)

应当说,“一医一患”是就医与服务的基本原则,因为一对一有利于保证诊疗的私密性,防止诊断流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身体隐私和病情隐私的暴露。同时,这有利于保证诊疗服务“免打扰”的安宁权利,使医生可以将精力都集中在一个患者身上,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

按理说,这种于医患都有利的模式,会得到自觉的遵循。然而,大量患者挤在一间诊室内是很多医院的常见景象,甚至包括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这本身就值得反思。其实,患者宁愿放弃隐私也要挤进诊室,很大程度折射出“看病难”的心理焦虑,同时,也反映出秩序信任的某种缺失,比如,担心被插队等。显然,推广“一医一患”模式,并不是让医生把患者都请出诊室,而是应该把更多功夫用在诊室之外,把服务做到患者的心坎上,在患者就医心理诉求与维护就医秩序之间求得平衡。

其一,应当提高患者就医挂号预约的精准程度,尽量将号段与诊疗时段精确地结合起来,增强患者对就医时间的掌控感,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去扎堆。其二,应当适当增加就医前的引导与服务。其三,改善候医环境与条件,提高针对患者的疏散与休闲功能。另外,不断增强按号就医的秩序公信,杜绝“人情医”的干扰,消除“破窗效应”的心理影响。

同时,推广“一医一患”也需加强文明就医的社会教育与引导,增进尊重和保护就医隐私的共识。提供更多优质医疗资源,更好解决“看病难”问题。

新闻推荐

“签合同包上一本”“打包票”抢生源用力过猛

一家之言学生能否上一本,取决于很多因素,学校也很难提前三年做保证。“保证您的孩子三年以后高考一定在一本以...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推广“一医一患”,功夫还在诊室外)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