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白玛央措 骆晓飞 李键
六月的藏北草原,藏羚羊迎来了迁徙季。在这片横跨西藏、青海的土地上,成群结队的高原精灵正在释放它们奔涌的原生态活力。
六月的青藏高原,正值旅游旺季,大批游客沿着青藏铁路线源源不断地来到青海、西藏,为两省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这就是青藏铁路,一条可以感受生命奔涌和时代脉搏的神奇铁路。
在1956公里的青藏铁路上,雪山、草原、山川、河流、湖泊、牛羊与沿线的铁路工作者交替走入乘客的视野。一场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画卷缓缓拉开。在青藏铁路通车13年之际,记者通过15天蹲点采访,走近铁路背后默默无闻的工作者,也感受着他们无声而奔涌的力量。
在关角隧道里,桥隧工人们的作业灯如夜空中的星光,点亮隧道的漆黑。
54岁的桥隧工吴瑞青是老关角隧道桥隧工区的最后一任工长。30年间,他在漆黑的隧道里与铁轨做伴,跟内燃机留下的油烟味“斗争”,用放大镜检查发生在轨道上的任何细小变化。
1958年开工建设的老关角隧道,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境内,隧道全长4.01公里,平均海拔3600米。2014年12月,老关角隧道关闭,历时7年建成的新关角隧道通车,成为世界高海拔第一长隧。
随着一声汽笛鸣响,记者乘坐的工程车停在了新关角隧道中部,工人们一个个头戴夜灯,迅速拿着工具分散到各处,而隧道里弥漫着厚重的扬尘,即便戴着口罩也呛得人直想咳嗽。为保障每一根铁轨安全,桥隧工每天两次天窗作业,每次作业持续3个多小时。
“这份工作对我来说是光荣的,但对家人,我只觉得亏欠。”即将退休的吴瑞青有些哽咽。
绵延1956公里的青藏铁路上,关角隧道的桥隧工只是众多铁路工作者中的一个缩影。这一路,记者看到许许多多坚守平凡岗位的铁路职工,是他们默默呵护着钢铁大道和沿线的生命安全。
在海拔4513米的那曲,仍旧寒冷的气候、积雪未化的雪山、铁路职工们发紫的嘴唇……这一切,让记者真切感受到此时此地的艰辛。
32岁的丹增卓嘎是那曲行车公寓的一名送餐员,每天从公寓到站台往返35趟,共170份快餐,她的任务是保障列车司机与乘务员的用餐。
高原的天气说变就变,但风雪没有耽搁丹增卓嘎的送餐任务,抬着沉重的保温箱,她为来往的铁路职工送去了温暖。
“这不是最辛苦的工作,还有很多铁路职工在更艰苦的一线。”这是记者在采访中最常听到的一句话,而一条铁路创造的奇迹与改变或许就是无数个“更艰苦”的努力汇集而成的。
常年的艰苦环境下,一代又一代的青藏铁路人在这里化苦为乐,创造了三十余年的安全运营佳绩,守护着青藏高原不断发展前行的希望,让这里“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
重走青藏线,处处感受到高寒缺氧下如灯塔般的青藏精神,照亮奋斗不息的前行之路;时刻体会到蜿蜒在世界屋脊的青藏线,正将祖国的温暖铺洒至雪域高原的每一个角落。而青藏铁路于我而言,不再是一条穿越寒冷的钢轨线,而是一张张平凡而坚定的面孔,以及他们身上温暖而奔涌的力量。
(新华社西宁6月12日电)
新闻推荐
进入6月份,主产区新小麦正处于收获上市期。同时,新麦的收购也在进行中,特别是由于新麦上市初期,由于价格一般较低,贸易商、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