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丰)“请问这个牛肉怎么做?”“请你加一下我们的‘关岭特产美食群’,里面会有贵州厨师不定期发布美食视频,教您做牛肉。”6月10日,在青岛市城阳区第十八届市民节上,得益于贵州关岭县供销社工作人员的“黔菜推广”,约7000斤“关岭黄牛”“跑山鸡”等特色农土特产品被青岛市民一扫而光。
长期以来,受自然环境、交通条件等因素影响,贵州多数优质农产品可谓养在深闺无人识,多属于碎片化、无品牌生产。为了推动“黔货出山”,贵州省坚持以产业扶贫为导向创新产销对接机制,积极开辟北京、上海、青岛等国内市场,打开黔货销售渠道。
日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贵州“黔货出山”的力度加大,人才、资金、物流、冷链设施以及农产品认证等一系列“痛点”问题开始得到解决,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开始向着做实“细节服务”方向发展,打响绿色优质农产品牌,助推现代山地农业发展。
以关岭县为例,该县拥有断桥灞陵河鱼、上关辣子鸡、豆沙粑等特色美食,这些美味佳肴无不以当地食材配合特色烹饪方法,成就一方美食。
关岭县供销社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关岭县农土特产品首次走进青岛市民节,很多青岛市民拿着新鲜的食材却不知道如何烹饪,错失了不少销售良机。为此,今年他们决定在推广美食同时追加“黔菜”推广环节,教会青岛市民如何烹饪,取得了很好效果。
如今,越来越多的贵州农民认识到,电商是黔货出山的重要通道,农民的品牌和服务意识也在稳步提升。贵州省册亨县盛产糯米蕉,但长期以来当地村民卖水果就是“一堆一堆的摞在那里”。后来,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帮助下,他们请来设计公司专门设计了商标和包装,村民们参加电商培训班后,会积极和客户沟通反馈香蕉口感,良好的口碑吸引了大批回头客。
据了解,2019年,贵州将继续实施销售渠道拓展工程,深入研究市场需求,巩固省内市场,重点面向长三角和珠三角市场,用好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发挥好农产品分销中心作用,推动更多绿色农产品稳定进入东部批发市场,促进“黔货出山”。同时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在规模500亩以上的生产基地推行“以销定产”。引进优强农业龙头企业,着力打造1~2个特色区域性农产品主产区。 此外,贵州正在推进农商互联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通过大数据手段全面采集农产品品种、数量、价格、销量、食品安全等产销信息,为农户生产计划提供精确指导,有效解决产销信息不对称、质量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新闻推荐
龙舟节及专业性龙舟比赛的兴起让龙舟制造企业雨后春笋般出现 端午习俗振兴龙舟产业
6月7日端午节,在湖南省汨罗市汨罗江畔,一场民间龙舟大赛火热上演,40支本地龙舟队伍展开角逐,水上如飞梭般前行的龙舟引来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