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王学琛
塑料,这个作为科技之光出现在人类世界中的发明,在诸多环保主义者眼里正沦为环保灾难。
“全球90亿吨的塑料制品中,只有9%被回收利用,这个数字是触目惊心的。"在2019年6月6日的论坛上,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祝兴祥表示。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近期发布《通过问责制解决塑料问题》报告称,除非在塑料废弃物的管理方式上做出重大改变,否则到2030年,可能再有1.04亿吨塑料进入生态系统。全球塑料体系预计将导致地球上的塑料污染量翻倍,其中受冲击最严重的就是海洋。
根据此报告,塑料回收管理不完善,已经对野生动植物和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性影响。超过270种物种因塑料缠绕而受害,已发现超过240种物种误食塑料。而每年人类和动物继续从食物和饮用水中吃下塑料到底会有什么影响,目前仍然知。
在被发明的100年后,塑料从科技之光沦为环保灾难。1902年,奥地利科学家马克斯·舒施尼在实验室中发明了塑料袋。这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塑料以质轻、耐磨耗等综合性能高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到各领域,风靡世界各个角落。
而在2002年,英国《卫报》评选出“人类史上最糟糕的发明",其中包括塑料袋。研究认为,塑料产品由于物理化学结构稳定、在自然环境中可能数十至数百年不会被分解。
这些塑料有的被掩埋在全球数以万计的垃圾填埋场,有的经过焚烧重新返回至大气中,有的进入到海洋。
英国海洋生物学会于2019年4月发布一项研究表示,1957年至2016年间,北大西洋的塑料垃圾数量显著增加,特别是塑料袋、绳索、渔网等较大的塑料垃圾数量上升明显,并且这一趋势未来有可能会延续下去。
无法忽视的事实是,海洋塑料垃圾大多来源于陆地上的人类活动。海洋保护协会(Ocean Conservancy)的数据显示,陆地活动(如管理不当的农业径流和未经处理的污水)占了海洋塑料污染的80%以上,另外有不到20%来自于渔业和船舶等海洋活动。
这些塑料到海洋中,在海浪和阳光的作用下被打碎、分解,直至最终变成直径不超过5毫米的塑料颗粒。它们不会立即导致死亡,但可以进入各种海洋生物体内,然后沿食物链不断向上积累。众多研究证实了微塑料在海洋环境和生物体中的大量和广泛存在。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海洋塑料研究中心主任李道季告诉界面新闻,此类塑料颗粒进入人体会产生何种不良影响,目前并无任何研究结论。
不过,海洋微塑料正受到全球科学家、环保主义者和各地政府的关注。李道季的研究团队正致力于微塑料的研究,在长江口通过研究河水中的塑料微粒,以确定微塑料的监测与鉴定,从而为决策者提供有效管理塑料垃圾的数据。
“目前并没有足够的数据证明中国是否是往海洋排放垃圾最多的国家。"李道季说,但推行垃圾分类、减少塑料进入环境仍需要引起重视。
事实上,为了减少“白色污染",中国早在2008年就开始实施限塑令,出台了相关的实施方案和指导意见,各地方政府也根据自身条件开展相应的限塑、禁塑工作。近几年,中国政府同样做出诸多努力,包括通过“河长制"防止垃圾围河,禁止进口包括塑料在内的多种“洋垃圾"。
限塑令也并非如同传言一样毫无效果,不过,它的效果主要局限于超市购物袋等正规商品零售场所的塑料袋使用量。而在另一方面,网络购物与食物外卖等新的消费习惯已渗透至生活各个领域,也产生更多环境成本。
这些塑料垃圾产生量往往惊人:根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17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2016年,全国快递共消耗约32亿条编织袋、147亿个塑料袋、37亿个包装箱以及3.3亿卷胶带。
外卖产生的塑料垃圾同样如此。国际期刊《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2018年3月的一篇文章显示,2017年中国的在线外卖业务产生了160万吨包装垃圾,是2015年前的九倍。其中包括120万吨塑料盒、17.5万吨一次性筷子、16.4万吨塑料袋和4.4万吨塑料勺。
即使得知外卖包装会污染环境,对于现代人而言,放弃便利仍然很难。
27岁的张瑶是一名在北京市朝阳区工作的影视工作者,她表示,“已经完全适应了点外卖的生活,哪怕知道会产生塑料垃圾。除非有更强制性的措施,比如外卖包装价格比食物还要贵。"
挪威奥斯陆水研究所的林岩同样表示,短期最有效的方式是增加流通环节的成本 。“在北欧一些国家一次性饮料瓶都是有押金的,回收后可以退钱,使大家丢弃的成本增加。如果觉得比较麻烦丢掉,也会有拾荒者去收集退钱。"
“塑料并非我们的’敌人’,它可以提供便捷的生活方式,而关键的问题在于,是否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以及如何防止这些塑料进入环境。"李道季告诉界面新闻,源头减塑与末端分类成为两种可以推行的方式。
作为有效回收的前置条件,垃圾分类在中国正自上而下得到重视。不过,真正实现分类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根据生态环境部2019年5月底公布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19)》,在垃圾分类方面,公众的认知与行为存在诸多差异——超九成受访者认可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但仅三成认为自身在垃圾分类方面做得“非常好"或“比较好"。
更多的关注点同样聚焦于生产者责任。“对于企业而言总会有不同的选择。你可以选择用塑料,也可以选择其他可能环境更友好的材料,比如可降解或者可以重复使用的材料。"林岩说。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饮用吸管生产企业之一,义乌市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楼仲平表示,早在2005年,它们已经用玉米淀粉做的生物质可降解吸管,近些年也研发了用食品接触类纸浆做的纸吸管。不过,目前可降解的吸管更多来自于国外。
“我们常常把塑料消耗量大归咎于消费主义,但消费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生产者在推波助澜。很多广告实际上在鼓励大家去消费一次性塑料,比如说我的奶茶可以绕地球多少圈,或者用明星代言一次性包装的饮料,这会给消费者一种错觉认为这是很时尚的事情,反过来助长了消耗量。" 林岩表示。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6月6日电(记者王优玲)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9部门在46个重点城市先行先试的基础上,近日印发《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