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刚成立,作为首任文物局局长,郑振铎为回收故宫博物院文物做出了卓越贡献。
1949年11月刚组建文物局,郑振铎即参加政务院指导接受工作委员会华东工作团,担任文教组长。他最关注的是尽快运回当年因抗战爆发南迁到南京的万余箱故宫瑰宝,经过不懈努力,第一批1500箱文物于1950年1月运回紫禁城,后又运回两批。
郑振铎念念不忘收回流失海外的祖国珍贵文物。1951年底,他出访国外,途经香港,得知王献之《中秋帖》和王軕《伯远帖》即将出售,他急告国内速报周恩来总理批准购回。回国后他立即筹备在香港设立文物收购小组,当时,新中国刚成立,缺少外汇。周总理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在香港用外币购文物,但只能是少而精。这个文物小组所购多为珍稀国宝,包括唐代韩滉《五牛图》、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等,全部上交故宫博物院收藏。
1952年8月,由郑振铎提议,经政务院批准,文化部向全国发出通知,要求凡在各地“三反”“五反”运动中发现的故宫文物,其已判决没收和已由当地政府收回的,均应上缴故宫博物院集中保管。仅仅是东北博物馆(今辽宁省博物馆)上缴的,据《故宫散迭书画目录》中所列项目就达100多件,极大地丰富了故宫院藏书画。
同时,郑振铎及时成立专门小组,负责接受、收购流散社会的文物。仅1950年就新收万余件,都交付故宫博物院。
郑振铎还积极向上级建议,号召社会各界向国家贡献文物,他率先垂范。1947年春到1948年冬,为防止珍贵文物流失到国外,郑振铎不惜倾尽家资,甚至负债累累,从上海购得大量陶俑,总计657件,几乎都是代表作和精品。1952年他将这批陶俑全部捐献给国家,入藏故宫博物院,其中国宝级珍品20余件。在他的影响下,全社会掀起了向国家捐献文物的热潮。
(据《人民政协报》)
新闻推荐
□艾里香台湾著名女诗人席慕蓉,其诗作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风靡一时,以至于成为时代的符号。从小到大,席慕蓉一直充满着对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