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驯乐,李子品种很多,品质不一。有一种李子,农历一二月开花,四月中下旬成熟,家乡人依其成熟时间,称之为四月李。
四月李是驯乐李果珍品。春节过后,四月李沐浴和煦春风,吐叶扬花。其花纯白色,繁盛。含苞待放时尚见花蕾与嫩叶白绿相间,盛开之后,但见枝头一片银白,如棉花堆叠,似白云缭绕。簇簇白花间,蜜蜂奔忙,彩蝶飞舞,微风吹动,香气袭人。十来天后,白花凋谢,幼果出现。果子绿豆般大,屁股粘有残花,孱弱得令人心疼。叶子应时而生,舒展身姿为幼果遮风挡雨。清明时节,果子长到指头般大,碧绿晶莹,充满生命的张力。只要不遭受狂风暴雨特别是冰雹的袭击,再过一个多月,经过阳光雨露的滋润,四月李就成熟了。成熟的四月李,果实外表圆滑光亮,呈紫红色。四月李的果核不与果肉分离,但核细肉厚。果肉清脆多汁,味道香甜。
四月李是我小时候最钟爱的美味果品。但是,刚刚懂事时却难以光明正大地吃上几颗。
据说驯乐四月李的鼻祖是贵州三都的九阡李,辗转数百里迁徙来到驯乐。虽未刻意改良,驯乐肥沃的地力和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使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品质大大优于九阡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四月李在驯乐种植并不普遍,只在顺宁的久怀和全安的甲旺一带种得较多。
那时我的老家三茶屯只有两户人家种有四月李。一户是位于屯北的村党支书家,另一户是位于屯南被划为地主成分的党支书的舅家。他们把四月李种在自家房前屋后和自留地里。不知何故,两家李子树下极少见分株幼苗长出,同屯人虽有种李之心,却无可栽之苗。于是,全屯长期以来便只有他们两户种有四月李。
物以稀为贵。到李子成熟季,那两户人家的四月李显得特别惹眼,令人眼馋。看见的人都想顺手抓几颗解馋。上下工的大人总要想着法子揩揩油;小屁孩则趁人不备明抢暗偷。主人不得不从李子开始成熟便草木皆兵地打起李子保卫战。他们从山上砍下荆棘,里三层外三层绑在李子树下。这些荆棘护卫威力了得,特别是猫爪刺,人一靠近便被“抓住”,欲罢不能。大人识趣,不去惹这个马蜂窝。小屁孩则不然,偶尔会以身试“刺”。于是,果树主人家中不去挣工分的老人,每天拿板凳坐在家门口,手摇蒲扇,目不转睛地盯着果实累累的李子树。果子还未熟透,青绿的果实掩藏在绿叶中,老人的看管还管用。熟透的李子,深紫红色果实在绿叶的映衬下很是扎眼,诱惑太大,情况就不一样了。我和小伙伴们常常合伙欺负看管李子的老人。当然,我们不敢明目张胆惹当时红遍全村的村党支书家,那会断了我们毛主席像章的来源,还有可能被专政。我们白天专打地主家的主意,地主家看管李子的是“四类分子”地主婆,我们不怕!
地主家在屯南,屋前有两蔸高大的四月李。屋后和屋子南面的自留地里也有好多李子树。农历四月,硕果累累的李子树上姹紫嫣红,令人垂涎欲滴。我们的味蕾再也抵挡不住熟透四月李的诱惑!
光天化日之下,我和小伙伴们分成若干组,一组到屋前,用特制的一米左右短棍向高大的李子树上甩砸。“嘭”的一声,李子纷纷应声落地。地主婆见状,边骂边手持竹鞭过来追逐。我们迅即拾捡掉落到地面的李子,一溜烟逃窜。此时,潜伏在屋后和自留地边的各小组同时出动,或用短木棍甩砸,或用长竹竿拨打。地主婆发现后院起火赶回来时,我们早已怀揣战利品作鸟兽散。地主婆顾此失彼,眼睁睁看着我们跑掉,只能回到门口叨叨絮絮地骂个不停。骂归骂,她从不曾向家长告状,我们由此少了许多皮肉之苦。我们断定,地主婆老眼昏花,不认得我们!我们的偷李行动由此变得变本加厉,肆无忌惮。但是,地主婆与我妈一同做女工活的表现颠覆了我的判断。她动作麻利,耳聪目明。我们屯不大,人口不多,地主婆应该是认得我们的,她没有告发我们,说明地主婆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坏。自那以后,我们对地主婆的态度改变了许多。
党支书家的李子我们当然也不会轻易放过。不能明目张胆,那就偷偷摸摸。
屯里小伙伴有坐夜的习惯。那时屯里不通电,吃过晚饭后,家里黑灯瞎火。劳累了一天的大人早早地就上床歇息了。我们在大人睡着后偷偷溜出家门,会聚到屯中的小溪边,唱山歌吹牛皮侃大山。夜深人静时,我们也口干舌燥了,偷李行动如期实施。党支书家有只大黄狗,是我们偷李子的最大障碍。我们还没有靠近李子树,它就“旺、旺”吠叫不停。阿鼎建议,让党支书的儿子阿明开路,把狗狗搞掂。此法果然奏效,狂吠的大黄狗见到阿明立马低声呜咽,摇头摆尾。我们很快来到白天踩点就瞄准的李子树下,阿鼎用早就备好的大竹竿斜靠在李子树上,越过主人绑在树干上的荆棘。阿鼎和阿明先后猿猴一般顺着竹竿往上爬,瞬间就爬到李子树上。两人把两个衣袋和两个裤袋装满,迅速顺竿滑下,返回溪边。
有了清脆香甜的李子润喉,我们的歌声更加悠扬,笑声更加爽朗!这样的夜晚,不到丑时绝不言归!
偷吃虽然充满刺激和快乐,但终非正当行为。纸包不住火,小学二年级时,我们偷李子的事情败露。我被父亲狠狠地打了一顿。
母亲认为我们之所以去偷四月李,是因为我们家没有种。母亲说,我们家的自留地也可以种四月李呀!父亲说,早就想种了,就是找不到李子苗。母亲自告奋勇说,李子苗她负责找。向同屯的这两户人家索李子苗是没指望的。东方不亮西方亮,母亲到外面找。在姨父的帮助下,那年春节母亲成功从全安甲旺索得三蔸李子苗。
父亲在自留地地力最肥处,挖坎,回填肥泥,栽种。没过多久,三棵新栽的四月李就飘出新芽。自留地里水肥充沛,阳光充足,李子树长势喜人。第三年树干已有小腿般粗,并开始扬花结果。父亲把头年初果打掉,次年开春时节精心给它们培土施肥,第四年就迎来了四月李大丰收。四月中下旬,挂满枝头的李子由青绿变紫红。四月李成熟了!我们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在自家自留地里大快朵颐!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这是多么惬意的事!
除此之外,更令人欣喜的是,那几蔸四月李枝头结果的同时,主株旁边的分枝竟密密破土而出。很显然,那两户人家李子树不长李子苗是人为的。为扩大种植,母亲带领我们对新长的幼苗进行打理,每棵老蔸下面保留三、五株长势旺盛的幼苗,其他的锄掉。经过精心护理,第二年幼苗就能移栽。邻里索要李子苗,母亲毫不犹豫奉送。分李子苗时母亲坚持广覆盖,东西南北中统筹兼顾。年复一年,四月李很快种遍全屯,进而种遍全村。自那以后,吃李子再也不是什么难事!现在的驯乐,村村寨寨,房前屋后,篱边地角四月李随处可见。
尽管基本实现小康以后物质匮乏已成为历史,尽管名优果品充盈市场,但家乡四月李依然是我的最爱。其实,不只是我,我的家乡三茶屯在外游子几乎都这样。
城市繁荣与农村萧条的强烈反差,使许多人想方设法逃离农村。驯乐偏僻落后,人们逃离的愿望更加强烈。通过考学鲤鱼跳龙门外出公干的有之;大部分人则携家带口,在务工地安营扎寨。平时村屯里只有一些留守老人。只有逢年过节,那些游子才返乡省亲。随着家中老人的逐渐故去,成为空壳的老屋对游子的吸引力越来越小,许多人只有清明节才回来,其他时间难见踪影。但是,在三茶屯情况却有些例外。三茶屯在外混得过去的游子,每到四月李成熟季节,会不约而同地回到屯里。既为省亲,更重要的是采摘食用新鲜的四月李。三茶游子回趟老家不易。不说远的,就是从环江县城回去,往返也有200公里。山路崎岖,往返一趟要耗一箱油。有人调侃,用一箱汽油换几颗四月李,值得吗?三茶游子斩钉截铁回答:值!
我外出求学那几年,离家太远,四月李只能梦寐中求。参加工作以后,每年四月李成熟时我都回老家采摘。随着家家户户都种植四月李,小孩子又大多进城读书去了,贴钱都找不到偷李子的人。挂满枝头的四月李安逸地等待主人来采摘。熟透的李子现摘现吃清脆甘甜,口感上佳!每次回家,我总是贪得无厌地一大袋一大袋把李子拉出来。可是,四月李不耐储存,采摘三四天后即变软,虽甜不脆,口感大打折扣。于是,我规划着把四月李拿到我的工作地去种植推广。这样,在四月李成熟季,我就可以随时享受现摘现吃清脆甘甜的上佳口感了!
我当年教书的几所学校,都各有一个供老师们种菜的大菜园。每在一处,我都试着把家乡的四月李拿去学校的菜园里种。我选取树势强健的李子苗,土质肥沃的地段,按果树种植规范精心操作。但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李子树虽然存活,却不发牙抽枝。叶子卷曲发黄,病态十足。事实证明驯乐四月李恋故土,离开驯乐种植不了。果树专家介绍,驯乐四月李适宜于海拔500~750米的地区种植,且要求气温冬暖夏凉,农历六月份均温24℃左右,正月均温6℃左右。还要日照充足,雨水充沛。
异地种植已不可能,要满足食欲,只能回家。这样也好,多了回家的理由和动力。以往,每到四月李成熟的季节,我都及时选择周末回家,从不爽约。今年因为忙,我已经错过了一个周末。又是一个周末到,可我又因公务缠身无法回家。周六晚,留守老家的老母亲坐不住了。母亲给我打电话,问我别人都回来采摘李子了,你怎么不回来?还说这个周末再不回来四月李就没有了。
母亲的电话让我记起,我已经好久不回家了。老家不但有四月李,还有像四月李一样舍不得离开故土的老母亲!
母亲一辈子躬耕陇亩,不曾离开家乡。上世纪九十年代,为帮我们看管小孩,母亲离开了她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故土。我们几兄弟的小孩长大上学后,母亲就不愿意跟我们住在城里了。母亲的理由是她想念老家的菜园,想念菜园里的四月李。考虑到母亲年岁已高,独自回老家,生活多有不便。我们不同意母亲回去。母亲勉强同意继续留下来。无所事事的母亲人虽然留了下来,却心不在焉,情绪低落。不久,我发现母亲越来越憔悴,怀疑母亲身体不适。带母亲去看医生,在医院折腾了大半天,也没查出什么名堂。母亲说,在城里住不惯,回老家就好了。我说不是都住几年了吗?怎么一下子就不习惯了?母亲说那是带孙子给逼的!拗不过母亲的一再要求,我们答应送母亲回去小住一段。
世事就是神奇,母亲一回到老家,立即像换了个人似的,眼睛发亮,精神抖擞。不顾舟车劳顿,当天下午母亲就到菜园里忙个不停。天快黑了,我叫她回家吃饭,她却要求我到叔父家挑一担猪粪给四月李施肥……第二天一大早,母亲又在菜园里忙碌了。连续几天,母亲都在菜园里度过。那些枝头挂满青绿果实的四月李是母亲重点护理的对象。我们担心母亲过于劳累,要她悠着点。母亲总是乐呵呵地说,不累!脸上写满轻松、愉悦。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回到老家的母亲,如鱼得水,精神焕发。母亲精神面貌的巨大变化提醒我们,在哪里居住,母亲自己说了算。母亲说看到菜园她就来劲,看到四月李她就兴奋。她要选择与菜园和四月李相随相伴。小草恋土,野人怀乡。我意识到,母亲已经跟四月李一样,离不开驯乐了!
果然,回到老家居住以后,母亲身心舒畅,精神矍铄。自此,母亲安居乡下,与田园为伴,枕蛙声入眠。今年已经91岁高龄的母亲依然耳聪目明,尚能穿针引线。我惊叹蓝天白云和绿水青山的神奇。母亲说这归功于菜园和四月李。母亲与菜园、与四月李已经融为一个整体了。
难怪,从不主动给我们打电话的母亲,在四月李成熟时一反常态。虽然我知道母亲所说的“再不回来四月李就没有了”是逗我玩的话,但我还是决定次日马上回家,采摘四月李,最主要的是看望已经与四月李融为一体的老妈。
周日早上,我收拾行囊,电告母亲后,匆匆踏上归程。越野车在崎岖山路上行驶近三个钟头,临近中午终于驶入三茶屯。刚到村头,一眼就瞥见我家菜园里那蔸品质最好的李子树上依然挂满李子。踏入家门,一股熟悉的香味扑鼻而来,是葱花炒五花肉!九旬高龄的母亲已经把午饭弄好了。
母亲见我回到,甚是高兴。母亲说先吃饭,吃完饭再去摘李子。吃饭当中,母亲如数家珍叙说谁谁谁回来干了什么,谁谁谁回来拿了多少李子……
饭毕,我和母亲来到菜园。菜园里其他李子树上的李子已经摘得精光,只有一蔸上面还是硕果累累。我知道这是整个园子里品质最好的一蔸,其果个大,味甜,肉厚,质嫩。
品质最好的反而没人采摘,在外人看来,有点不可思议。但对此,我并不感到奇怪。这是我们家近年来的常态。母亲每年都管住这蔸李子,只有大哥和我回来才可以采摘。这几年大哥身体不是很好,很少回家采摘李子。这蔸优质四月李几乎成了我的专供,我不回来,母亲不会给其他人采摘!我就是据此推断母亲所言“再不回来四月李就没有了”是不实的。
我逗母亲,别人不知道这蔸李子好吃?他们怎么都不来摘?
母亲得意地说,怎么不知道?他们盯那蔸李子眼睛都快出血了!我告诉他们,老三不回来,谁都不能动!
架起人字梯,我在浓浓的母爱中采摘我的“专供”。现摘尝鲜是第一要务。采摘一大碗递给母亲后,我选一颗个大色艳卖相最佳的往嘴里送。果然不同凡响:清脆香甜,细腻多汁。味蕾被刺激得如花绽放,嘴内唾涎奔涌。我连续吃了十来颗,还是不解馋。反正是自家的,我放肆地吃到牙齿发软,方才善罢甘休!
大快朵颐之后我俯瞰母亲,母亲正忙着帮我张罗装李子的袋子。我摘给他的那碗李子放在一边,尚未食用。我问母亲怎么不吃现摘新鲜的李子?母亲说,她经常得吃,这些李子还是留给我带出去。我闻言,眼睛一热,泪眼蒙眬了。我抬头转脸,不让母亲发现。为掩饰,我又抓几颗李子来吃。
再次食用,我感觉四月李除清脆香甜外,还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是关爱?是呵护?是温馨?是幸福?抑或兼而有之?
这是舔犊情深,是满满的妈妈的味道!
新闻推荐
新华社沈阳5月11日电(记者赵洪南)由清代乾隆皇帝修建的沈阳故宫太庙于近日开始进行修缮,11日,这座距今已有200余年历史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