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教育和人生都不是棋局,孩子也非棋子

来源:济南时报 2019-05-10 14:13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特约评论员 李鸿杰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近日,衡水中学举行校园开放日,一位父亲举着吊瓶,带10岁女童发高烧参观衡水中学,引发了大众的关注和热议。

报道中这位父亲,无论他的言语中多么充满对孩子未来的期许,或者是怎样一种爱的动机,让发高烧的10岁孩子不是呆在医院,而是以“现场”方式灌输疯狂学习、考试来改变命运,都不可取。

手上扎着针行走在衡中校园里,被要求大声喊出决心的孩子,是不是像一个提线木偶?

这个新闻更像一个极端个案,但却折射我们整个教育体系的问题,就是我们确乎是围绕着让孩子成材,但常忽略掉这个材首先要有强大的“自我”,而不是让“材”成空心之木。许多看似为孩子好,实际害了孩子的教育,非但不能让孩子强大起来,如愿实现预设的目标,反而在孩子长大后有了自然规律意义上的自我意识后,出现各种我们想不到的状况。

任何被操控的教育过程,很难不出现理性觉醒后的背离。

尽管现代教育科学与心理学的诸多理论,早就对正常的教育有明确的界定,但在我们的教育现状里,家长操控下的孩子成长模式,相当普遍,不只是体现在贫寒家庭,即便富裕如赵思雨,也在家长主导下为进美国名校而资料造假。

也不只是体现在家庭,刚刚曝光的与衡水有关的深圳高考移民事件,是学校主导,与家庭合伙为之,尽管学校与家长并无对孩子的恶意。于是,不同家庭,不同的社会群体,都在以为孩子好之名,行实际不曾真正尊重孩子“自我”个体成长之实。有意无意,孩子成为各种意义上的工具。

或者说是大人们布设的棋局的一枚棋子。

然而,一个无法更改的事实是,不管是持多么强悍的教育“执念”的家长,还是以强化应试教育的方式帮家庭摆脱阶层固化焦虑的学校,实现一切“预设”的主体,只有一个,就是孩子本人。而孩子不是机器,每个生命都先天有一个“自我”的内核。在每个人的人生中,失去“自我”与变异“自我”,都是人生悲剧。

教育在一开始,就应该围绕着“自我”的需求去努力。否则,如孟子所说: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如缘木而求鱼。所有以孩子为棋子的表现,都实现不了布局的目的。

不知道报道中举办开放日的衡水中学的工作人员看到举着吊瓶的父女俩,会向他们怎样介绍他们心仪的衡中。但正确的做法,绝不是对举吊瓶的父亲竖起大拇指。

新闻推荐

水城县玉舍国有林场 获全国十佳林场称号

在近期召开的中国林场协会四届四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六盘水市水城县玉舍国有林场被授予“2018年度全国十佳林场”称号。...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读梦璇诗集随想2019-05-10 11:33
评论:(教育和人生都不是棋局,孩子也非棋子)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