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强
杭州不仅是一座风景旅游之城,更是一座创新活力之城。走进杭州,你会感到创造的活力竞相迸发、创新的源泉充分涌流,随处都呈现出一种历史和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
日前,记者随全国百名社长总编走进浙江大型媒体采风团,来到杭州未来科技城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江区),参观了余杭区梦想小镇,以及杭州申昊科技、海康威视、吉利集团等科创企业。
在申昊科技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了公司自主研发的特高压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这种机器人可以按照既定路线完成变电站的巡检、数据采集,配合后台做好数据分析处理、隐患防范等工作。公司总经理黎勇跃告诉记者,这种可移动的机器人更灵活、更精准,智能化水平和效率大大提高,成本只有过去检测手段的十分之一。
黎勇跃说:“在杭州市科协支持下,公司2014年建立起的院士工作站,极大地提升了公司自主研发能力。”
近年来,杭州市注重发挥科协的组织优势、理工农医学会的学科优势、院士专家智库优势,采取多种“聚智”举措,搭建众多“双创”平台,发挥高端智力资源作用,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学会主角、专家主力”的工作机制。2015年,杭州科协创新驱动助力工程首次列入市政府重点工作,建站工作相继被写入《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重要文件。
建站工作已成为杭州市构筑创新创业人才高地、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2009年至今,全市已建立院士工作站136家、专家工作站20家。柔性引进两院院士124位,柔性引进B类国家级领军人才21位,入驻工作站团队专家1300多位。其中,获得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认定36家,获得全国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认定10家。
截至目前,杭州市科协已与12个海外科技社团签订人才互访、科技交流等合作协议,先后在美国硅谷、波士顿挂牌设立杭州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工作站。2011年经中国科协授牌建立“海智计划浙江(杭州)工作基地”后,不断推进形成“一基地、多站点”工作格局,目前已建8个工作站。2017年11月,中国科协正式批复杭州设立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目前形成了“1+4”工作格局,即包括1个核心建设区,4个共建区: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含钱江世纪城)、杭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并逐步创建海外联络站和海外创新孵化中心。连续13届举办海外英才杭州项目对接活动,每年吸引约60个海外科技项目来杭对接,几年来达成合作意向70余项,成功签约31项。
近年来,杭州市科协联系推荐23位两院院士担任杭州市决策咨询专家委员会专家,并推动组建了杭州市决策咨询专家委员会院士组,通过举办院士决策咨询会、专题报告会等,组织院士专家为杭州战略决策、重点工作、重大项目把脉问诊。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云南省委原书记秦光荣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在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