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一如过去的节假日,舆论一片喊“挤”声。网上很多人晒旅游景点“人山人海”的照片,对此多有怨言。
抱怨拥挤,成为每次长假过后的固定话题。拥挤的体验当然很难受,但是不是最后都由放假来“背锅”?这个话题值得一议。
出游是幸福的事,“挤”正是新的供需矛盾体现。人均收入超过一定水平,文化旅游休闲需求就会井喷。譬如按照国际一般规律,当一国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旅游需求就会出现爆发式增长;而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旅游需求就会出现多元化趋势。长假拥挤的背后,是传统的旅游产品已经难以满足“消费升级”的大众旅游需求。
中国老百姓生活越来越红火,中国的铁路越来越快,城市地铁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家门、走出国门,对旅游休闲的需求越来越旺,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也可以说明为什么长假、小长假安排异常火爆,为什么景区尤其是知名景区异常拥挤。
长假出游拥挤,不应看成一件坏事,它是中国社会旺盛活力的表征,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之强烈的体现,如果说它带来了一定“烦恼”,也是幸福的“烦恼”。
这种需求还会加速“爆发”。根据权威机构数据,中国旅游行业总产值已从2008年的1.16万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2.57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2%。这在国际上是很少见的高增长。解决之道当然是增加供给,而不是动员人们待在家里。但不要一谈到“挤”,就主张取消长假、小长假安排,这是开错了药方。尤其是对于很多上班族来说,长假可能是难得的休息时间、喘息时间,是难得的与家人团聚、陪伴家人的时间。
随着中国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国人的度假旅游需求日益多元化,出游的人数、频率,游玩的广度、深度,与数十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语。我们应当从“挤”中看到度假、休闲、旅游业发展的巨大空间,客观看待人们对旅游的巨大需求,并在增长供给上发力。□杨于泽
新闻推荐
发改委:到2022年初步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解决农民工落户要存量优先、带动增量
本报讯(记者李逸萌)5月6日,国家发改委就《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