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专访 派驻尼日利亚9年 参与两条铁路建设和项目运营 还帮助当地修路修学校 河南小伙当上非洲酋长

来源:华商报 2019-05-07 01:01   https://www.yybnet.net/

专访人物

他是尼日利亚女孩眼中的中国帅哥;他是尼日利亚小学生心中的“孔校长”;85后河南濮阳小伙孔涛,刚刚在尼日利亚当上了酋长,从当地土皇手中接过酋长权杖。这个中国小伙子怎么成了“非洲酋长”了?昨日,华商报记者专访了孔涛,他向记者讲述了在尼日利亚9年的经历以及成为酋长的历程。

专访背景

34岁的孔涛是中国铁建中土集团尼日利亚有限公司运营事业部总经理,已在尼日利亚工作9年,他和同事们在当地修建铁路的同时,还为当地村民修学校、修路。近日,为感谢孔涛为尼日利亚所作的贡献,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吉瓦地区土皇,授予了孔涛酋长封号。

谈生活

刚刚毕业就派驻尼日利亚

天天吃肉肠胃有点受不了

华商报:你什么时候去的尼日利亚?

孔涛:2010年7月,我从北京交通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研究生毕业,应聘到了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工作。那一年12月,刚刚毕业的我就肩负重任,被派往非洲,负责中土集团派驻非洲的尼日利亚阿卡铁路项目。2016年7月,阿卡铁路通车运营后,公司又让我管阿布贾城铁项目。一工作就是9年,现在是运营事业部总经理。

华商报:去之前,对尼日利亚这个国家了不了解?有没有什么担忧?

孔涛:不是很了解,只知道是个非洲国家,足球踢得挺好,被称为非洲雄鹰。当时也没什么担忧,就想还没出过国呢,正好出去锻炼下。在这之前,单位领导也找我谈过话,问对去非洲有没有抵触心理,我说没有,于是就被派来非洲了。

华商报:到了尼日利亚后,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孔涛:生活上有些不适应。因为尼日利亚肉便宜,蔬菜贵,菜的品种少,当地人只吃土豆、西红柿,其他的菜品很少。以前在国内想天天吃肉,到了这里天天吃肉,肠胃真的有点受不了。

华商报:与当地人的相处顺不顺利?

孔涛:大多数的当地人都是挺好的,很友善。有时相处中也会产生一些矛盾,主要还是因为对当地的风俗和宗教不熟悉。比如,当地教徒一天祷告五次,工作的时候隔一段时间就出去一二十分钟,找不到人。斋月期间,他们一个月白天不吃饭,干活就没力气,而我们修铁路的干的都是体力活。随着相处下来,双方有了更多理解,矛盾迎刃而解,相处得也就更融洽。我也熟悉了当地国情、生活习惯、宗教信仰以及办事方式,与当地人建立了信任和友谊,很快就融入到了当地社会。

谈管理

培训当地员工成为管理层

办银行卡解决发工资问题

华商报:你在尼日利亚这9年,主张大力聘用培训当地人,为何会这样做呢?

孔涛:尼日利亚的最低工资标准仅为每月600元人民币,而一旦得到中方项目部提供的一份稳定工作,全家温饱就不成问题。因此,酋长们希望中方项目多雇佣当地村民。同时,尼日利亚法律也有规定,要保证当地人优先就业。但是我们项目附近的村民文化程度差,能胜任的工作基本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于是,我们大力培训当地工人,开展技能比赛,选拔优秀的当地人成为工长。在管理层级,我们还推举部分当地雇员参与到项目的决策制定之中,成为管理层,这也就充分调动了当地人的积极性。

华商报:你在管理当地员工方面有没有困扰?

孔涛:有,比如发工资的事儿就曾造成停工。过去给当地员工发工资都是现金,每到发工资时就取出大量现金,把中方工作人员喊到一起数钱,再用信封写好名字装好,真的是数钱数到手抽筋。工资有整有零,点钱过程中容易点错,再加上当地人没有身份证,而且重名的较多,就很容易装错,出错就容易引发一些争端。若搞错发少了,当地人就不开心,甚至停工。

每个月发工资都问题不断,于是我向当地人推荐使用银行卡,由于尼日利亚没有统一发行的身份证件,公司在银行统一办理了银行卡发给员工。刚开始大部分员工不会使用,因为忘密码的、吞卡的、丢卡的,银行汇款不及时等等原因又经常停工,矛盾不断。后来,公司为工人进行培训,一发工资就半天不上班,派当地高级雇员陪工人去ATM机上一个个查收工资,一个一个教他们如何使用。经过一段时间熟悉,情况得到解决,到现在如果有哪个当地员工不会使用银行卡,会被大家笑话的。

举这个例子就是说,这几年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矛盾纠纷,我们不断磨合,从一个大家互相不理解到慢慢适应理解,事儿也就都解决了。

华商报:听说,为了融入当地社会,你还学习了当地语言?

孔涛:豪萨语是是西非地区公认的一种商业交际语,为了方便与当地人交流,我自学了豪萨语,但只学习了基本的交流用语,能跟当地人打招呼。就像外国人到中国来,用“你好”跟你打招呼,你就会觉得很亲切。我只会些基本交流的豪萨语,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厉害,平常主要还是英语交流。

谈公益

为孩子修学校被称“孔校长”

还帮村民修路建足球场

华商报:报道说,你给当地的村民修学校修路,被当地人称为“孔校长”。

孔涛:是的,当地有些小学生这样叫我。在阿卡铁路项目周边村庄中,有一所派佩村小学,就在我们营地附近,小学里的房子都成危房了,摇摇欲坠很危险。2012年,我带人修建了早已成为危房的三间校舍,确保了村里的孩子能继续上学读书。我有时还会到学校授课,很多小学生感激地叫我“孔校长”。

我们单位也鼓励给周边村庄建一些福利设施。我们还为当地信教民众修建了连接至朝圣汇合点营地的道路,还曾为垃圾处理场填坑。垃圾堆积成山容易传染疾病,这也是举手之劳,我们修铁路有很多设备,几天就把垃圾清理完了。当地的小朋友喜欢踢足球,我们还在一个村庄修建了简易足球场……

华商报:当地村民的生活条件如何?

孔涛:贫富差距很大,一家有七八个孩子,有些家庭生活真的很困难,房屋破旧,甚至不能遮风挡雨。虽然学校学费不贵,但是孩子多的家庭也有时负担不起。我们公司的当地员工或当地村民有时跟我借钱给孩子交学费或者看病,我一般都不让他们还了。

谈酋长

封号更多是一种荣誉和责任

不参与具体事务管理

华商报:是谁提议让你当酋长的?

孔涛:去年,城铁项目通车运营后,中非合作论坛正好在北京举行。我去当地土皇家里做客,聊着聊着,土皇说给你个酋长当当吧,我以为是在开玩笑。但看他一脸认真的样子,我跟单位领导请示说土皇要给我个封号,领导让我打了个报告,公司后来就批了。当地酋长委员会开了个会,通过了我当酋长的决定。

华商报:你跟土皇的私交是不是不错?

孔涛:这里的酋长有很多级别,土皇是最高的级别。刚开始我主要是跟村级酋长联系,慢慢地就跟更高级别的酋长认识了,也认识了土皇穆萨。穆萨说,他看着我一路成长,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到城铁和阿卡铁路运营管理的项目经理,而我又是唯一参与两条铁路建设和项目运营的中国人,为尼中两国间的“一带一路”做出贡献,为了感谢我才封我为酋长的。

华商报:当地土皇亲手给你递上酋长权杖,你当时是什么心情?

孔涛:当时真没想太多,我不知道他们的传统流程,礼仪官说,我们让你做什么你就跟着做,我就按他说的做了。按照传统,酋长应该对土皇跪拜,我身为中方人员,象征性的蹲两下就行。土皇发言后给我发了个证书,最后他给我递上了权杖。

华商报:这个封号有什么意义?你都需要做什么?

孔涛:在尼日利亚,酋长是各族的传统领袖,有一定的权利,被封为酋长也是对个人能力的肯定。作为一个外国人,又是一名中国国企员工,酋长这个封号更多是一种荣誉和责任,我们是不能参与到当地的具体事务管理的。但身为酋长,也是一种责任,我们会更多的为当地民众服务,因为这就相当于是自己家的家事了。

华商报:成为酋长后,当地的村民对你的态度有没有什么变化?

孔涛:见了面,很多村民大老远地会喊一喊我的酋长封号,个别人会行个礼。

华商报:当地酋长的真实生活是什么样的?

孔涛: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尼日利亚也在逐渐在淡化这些传统领袖。其实,跟咱们印象中的那种传统的非洲酋长形象不一样,有些酋长是每天上班的公职人员。但他们还是有一定权力的,当地村民会跪拜酋长,进酋长的房间时不能穿鞋,跪着进房间,还会亲吻酋长的手和脚。以前的一些传统的习俗还有,但酋长的权力弱化了很多。

谈家人

儿子四岁 半年见一次

家人为他当酋长感到骄傲

华商报:你有没有成家?

孔涛:我的儿子都四岁了,目前在国内生活。他本来也可以来尼日利亚上学,这些学校是中方使馆办的,但是尼日利亚和中国的教育制度不一样,孩子在国外上了学,回国后再上学就会跟不上。所以,我就没让孩子来这边。

华商报:跟孩子多久见一次面?

孔涛:半年见一次,每次见几天。

华商报:常年在海外工作,家人理解吗?

孔涛:时间长了,他们也早就适应了,麻木了。

华商报:你对未来有什么规划?会回国吗?

孔涛:目前正计划回国,正在跟公司洽谈协商。如果找到合适的人接手我在尼日利亚手头的所有工作,我也就能回国陪陪家人孩子了。

华商报:你成为非洲酋长,家人怎么看?

孔涛:这两天网上有很多我的消息,我当酋长甚至上了微博热搜。突然火了,我也感到很意外。我的家人们感觉很有面子,他们跟街坊邻居聊天的时候也挺骄傲的。我姨家的妹妹问我,她能不能跟别人介绍自己是酋长的妹妹,感觉超有面子。华商报记者 郭霁

新闻推荐

山西运城农机发展中心 召开重点工作公开承诺大会

本报运城讯(记者李富辉)4月24日,山西省运城市农机发展中心召开对标一流兑诺述职暨2019年重点工作公开承诺大会。中心各科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专访 派驻尼日利亚9年 参与两条铁路建设和项目运营 还帮助当地修路修学校 河南小伙当上非洲酋长)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