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瑞麟
每当夕阳西下,快坠落于暮霭之际,我便下楼去健步走。每次我从昔日的国棉三厂子弟中学所在地——今日的东城一小经过时,便放缓了脚步,情不自禁地观望许久。因为,这曾是我为之奉献青春,并奋斗终生的地方。
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原先的三厂中学虽然已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新生的“东城一小”,但我仍无法从记忆中将其抹去。因为在这里度过的三十年教师生活,已深深地植根于我的心田,让我终生难忘,挥之不去。
记得在1975年刚调到三厂中学时,学校建校不久,仅有一座三层教学大楼以及尘土飞扬的操场,楼前有一排平房,楼后东边崖坡下还有几孔窑洞。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三厂中学的鼎盛时期,那时全校有一两千学生,那时的中高考成绩也不错,有多名学生被北京、上海及杭州的大学录取,被西交大,西工大及西电大录取的学生也很多,并多次受到表彰。然而,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学校由于种种原因,在应试教育的竞争中走上了下坡路。为了不流失学生,我和其他几位骨干教师,曾两次从初一接班带到高三,时间长达6年,最后高考时也都取得了理想的成绩,受到学校及区上的奖励及表彰。但在1993年,学校还是滑落至低谷,全校仅二三百人,已难以为继,厂部甚至不让再办高中。而就在这时,由个人承包组班的校领导与“同病相怜”的一印中学联办高三,文科在三厂,理科在一印,“抱团取暖”,共渡难关,故在次年高考中还取得较好成绩。我所带的文科班,成绩最好的车东梅同学,在考取西大考古专业后,曾给我写过两封信,对这一学段的学习很是怀念。最终,厂里还是让小学从现在的三棉南区搬到坡下,隔墙而治。最终,又拆去隔墙,二校合为子校,分小学部及中学部。然而就是这样,也难改变学校颓势。
曾有人说,不当班主任,就不是一个好教师。而我这三十年教师生涯,就有二十年当班主任。除了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之外,还要忙于管理班级,带领学生大扫除、搞卫生,不然量化管理就被扣分。当班主任虽然辛苦,却能与学生同甘共苦,增进了解。同时,班主任还要配合科任老师,狠抓课堂纪律。在这方面,我没少下功夫,搞“班委值日”,写“班务日志”,开专题“主题班会”,真是操碎了心。学校在2008年被区上整合,与四棉中小学合并,分别成立了东城一中及东城一小。而曾经的厂办学校,终于从教育版图上消失了。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如今的我,虽已年逾“古稀”,但三十年的校园生活铸就的生命之躯,已让我“穷且愈坚”,老当益壮,夜深忽梦校园事,不识愁滋味。只是在路过昔日校园时,却总关掩不住心中的回忆闸门,因为我的青春,我的奋斗,都已融入这一永不泯灭的土地里……
新闻推荐
五月更多好书,扫码上封面新闻看短视频推荐。《皮肤的秘密》作者:(德)耶尔·阿德勒译者:刘立出版社:东方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