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报记者 徐敏
说起罗隐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并不太熟悉。若是说到“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人们就比较熟知了。罗隐正是写下这几句诗的晚唐诗人。
罗隐是杭州人,出生于一个小官吏家庭。他年轻时英气勃发,能诗能文,尤其是诗作,笔锋俊秀挺拔,青年时期在家乡就有很大的名气。这样一名才华横溢的青年,本应该科举高中然后步入官场平步青云,可是他却屡次考试不中,从二十七岁时参加科考,连续考了七年均未中榜。
莫非罗隐是徒有才华的虚名?并不是,原因说到底是源于他的“毒舌”。罗隐写诗作文经常非常尖锐地讽刺权贵,引起当权者不满,所以文笔再好当权者也不会欣赏他积怨满腹的文章。多次科举不中后,罗隐索性继续“毒舌”,又作《谗书》讽刺当权者。当时就有人评价他“《谗书》虽胜一名休”。
四十多岁时,不甘屈居人下的罗隐继续参加科举,断断续续又考了几次,仍然始终没有考中。罗隐年轻时进京赶考路过钟陵(今南昌)时,曾经遇到过一名有姿色又有才情的歌妓云英,十多年后这次科考落第后路过钟陵又遇到了云英。得知云英尚未嫁人,而自己亦是榜上无名,罗隐写下了“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的诗句。这在罗隐的笔下是难得的抒发个人性情的句子。
在罗隐生活的晚唐时代,唐僖宗去世后,弟弟唐昭宗继位,到处流亡,传言有段时间昭宗身边随驾艺人只剩下一个耍猴人。此人手中的猴子十分驯服,能跟着流亡的皇帝大臣同起居。昭宗高兴之余,赏赐给耍猴人四品官并深绯色官袍一袭,号称“孙供奉”。罗隐知道后感慨良久,想想自己应试十年,尚未取得一官半职,一个耍猴人,只因为猴子训练得好,便轻易获得四品官,便作了一首讽刺诗《感弄猴人赐朱绂》: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何如买取猢狲弄,一笑君王便着绯。
罗隐的讽刺固然没有错,可是这样对什么事都看不惯从而冷嘲热讽的文人,朝廷要员乃至皇帝怎么会喜欢呢?
罗隐还有一首著名的五言绝句《雪》: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看诗名虽然是写雪,诗中却没有出现一个“雪”字,并且也不是读者心目中所以为的诸如“燕山雪花大如席”这样的写景诗。
人人都说瑞雪兆丰年,可是丰年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罗隐的态度是,长安城里还有很多贫苦的老百姓,他们还要在天寒地冻的漫天大雪中谋生计,即使是瑞雪,也不要下太多吧!
诗人的这种思路其实和常理是有些相反的。自古以来,人们就说“瑞雪兆丰年”,厚厚的积雪覆盖在深深扎根大地的过冬的庄稼上,预兆着来年又是一个好收成,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愿景和期待!罗隐何尝不知道老百姓对瑞雪的一份欣喜之情,可是他偏偏要戳破这个飘渺的吉兆:安居深院华屋、遍身罗绮的达官贵人在围炉取暖时大发瑞雪的议论,殊不知,有些贫困百姓可能等不到来年的丰收,就“路有冻死骨”了。
事实上,大雪到底是瑞兆还是灾难,本身就不是绝对的,而是一个思辨的问题。面对瑞雪,当诗人们写下“瑞雪满京都,宫殿尽成银阙”“丹凤楼台飘瑞雪,岐阳草木亚香尘”“旷望洛川晚,飘飖瑞雪来”等这样对雪的到来几分欣喜几分珍惜的语句时,罗隐却冷冷地抛出了“为瑞不宜多”的尖锐诗句。人们固然可以理解罗隐这份心念底层贫苦百姓的心,不过这份“毒舌”却浇灭了人们面对瑞雪的满心欢喜。
罗隐写诗作文如此喜欢针砭时弊,可以从时代背景上找到一些答案。作为晚唐诗人,罗隐比李商隐还要小二十岁,他晚年亲眼目睹了唐王朝的灭亡,并且活到了五代时期。他看尽了大唐王朝的落日余晖,目送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远去。生活在这样一个垂垂老矣、朝不保夕的时代,这个衰颓的王朝带给他的自然是失望、落寞和不平。
当然,也不能把所有原因都归结到时代背景,诗人自身耿直、孤僻、高傲、落落寡合的性情才是其“毒舌”的根本原因。
新闻推荐
钱锁桥教授在演讲□本报记者张弘文/摄今年1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林语堂传:中国文化重生之道》,讲述了全球视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