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王琦
浙江三门县浬浦中心小学推出的“无声食堂”引发争议。笔者认为,任何事物找到其平衡点,方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获得民众的认可和理解。
孩子们活泼好动,开展无声食堂有助于帮助其提高注意力和用餐效率,更有利于消化吸收。但“无声”的标准是什么?完全无声,一切靠手势完成是否过于严苛死板?别的且不论,孩子们加饭加菜用手势示意,面对工作人员的服务,连一句谢谢都不能说,又如何推进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由此看来,校方开展“无声食堂”的重点,恐怕只是为了“方便管理”,强制学生就餐时不说话,有些矫枉过正。
“无声食堂”不应完全无声,而应是“礼仪食堂”,以培养礼仪和养成良好用餐习惯为主要目的。吃饭时尽量“无声”,但应有礼仪不能因“无声”而消失。轻声告知点餐项目,取餐后向工作人员致谢;拼桌而食时,问一句“是否打扰”,道一句“谢谢”再落座,这都是文明礼仪培养的重要一环。
新闻推荐
书籍不仅悦目“打扮”起来更能悦心12充足的采光+舒适的椅子提升阅读幸福感家装课堂四月好时光,莫负读书时。前不久,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