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去中国留学是我的第一选择”

来源:德阳日报 2019-04-17 09:29   https://www.yybnet.net/

27岁的俄罗斯姑娘德里亚科娃·尤里耶夫娜曾是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的一名“学霸”。本科毕业后,她做了个让很多同学佩服的决定——去中国留学,还给自己起了个中文名字邓宝琳。

新华社记者杨思琪马晓成

“在众多可能的选择中,去中国留学是我的第一选择。”邓宝琳坚定地说。如今,邓宝琳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计算机专业。新专业的课业压力很大,但在学校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她很快适应了新的学习生活。

“只要我有问题,比如课堂上听不懂专业词汇,他们都会很耐心地为我讲解。”邓宝琳说。

读本科时,邓宝琳就曾以交换生身份在华南师范大学学习中文。一年间,她不仅在学习上有了巨大收获,更爱上了中国文化。

“到中国攻读硕士我‘蓄谋已久’啦!”邓宝琳说。

在中国,邓宝琳还收获了爱情。她的丈夫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的俄罗斯博士研究生。最近,他们刚刚到俄罗斯驻沈阳总领事馆登记结婚,迎来人生甜蜜时刻。

课余时间,邓宝琳经常和同学们一起聚餐、滑冰、爬山……中国同学和中国朋友都很热情,让她不觉得身在异乡。

“我希望明年毕业后能留在中国工作。”邓宝琳说。

近年来,像邓宝琳一样在中国学习、生活的俄罗斯留学生越来越多。

据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助理刘孟男介绍,仅在哈工大,目前俄罗斯留学生数量已超过400人,再加上短期语言培训生,俄罗斯留学生平均每年突破800人。师资和学习氛围以及便捷高效的服务都是吸引他们来中国留学的重要因素。

俄新社日前在报道中援引俄罗斯副总理戈利科娃的话说,近年来俄罗斯和中国在教育领域合作成果丰硕,目前在俄中国留学生、在华俄罗斯留学生以及两国短期进修生总人数已接近8.5万人,预计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突破10万人。

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东方学教研室主任马斯洛夫认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俄多领域合作交流的深化及中俄贸易额的大幅增长,俄国内对汉语人才的需求近年来急剧增加,促使更多俄罗斯人到中国留学。

俄中友协第一副主席库里科娃认为,以教育合作为代表的俄中两国人文合作不仅对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有巨大作用,更有助于两国人民始终保持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的关系。新华社莫斯科4月16日电

新闻推荐

董健民:“誓与密码共存亡”

在天津市静海区东南部,静静地坐落着一个叫刘祥庄村的美丽村庄。宽阔的马路、整洁的街道、洋气的楼房,处处是一幅幅幸福美丽...

相关推荐:
守株待兔的大师2019-04-17 09:08
猜你喜欢:
评论:(“去中国留学是我的第一选择”)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