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甘皙)为指导劳动者依法理性维权,近日,北京市人社局发布提示,依据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为劳动者解读、厘清“欠薪”“欠债”等概念。
近期,劳动者薪酬问题受到社会关注,特别是随着新业态发展,很多人误把“讨债”当作“讨薪”。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薪”与工资相关,而“债”则与劳务报酬相关。
工资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后,应得的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六部分。认定“欠薪”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用人单位随意克扣或无故拖欠工资;二是用人单位安排加班,但却不依法支付加班工资;三是用人单位支付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劳动者如需“讨薪”,可多渠道投诉举报:拨打劳动保障政策咨询电话12333,或直接向用工所在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和仲裁机构投诉举报、申请调解仲裁。
而劳动报酬则是指个人通过民事协议,独立从事设计、咨询、演出等劳务所取得的各种劳务报酬,或者承揽业务取得的报酬。比如网约车司机与平台交易费用争议、主播与直播平台的合作费用争议等,这些都属于普通民事纠纷,适用民事诉讼。劳动者应具体区分自身情况,通过合法途径,理性维护自身权益。
北京市人社局同时提醒广大劳动者,京津冀三地劳动监察已经实现“一点投诉,三地联动处置”,权益被侵害可以就近投诉。
新闻推荐
国际化的教学氛围,强大的师资团队,零距离的中外师生互动,4月14日,由华商报和宁波诺丁汉大学共同举办的看校活动,让参与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