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郑国锠:中国细胞生物学奠基人

来源:陇南日报 2019-04-16 04:38   https://www.yybnet.net/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李欣瑶

在兰州大学逸夫生物楼一楼大厅一角,一尊铜像安静地立在那里,注视着来来往往的学子。

这位手持书卷的老人是我国著名的植物细胞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细胞生物学主要奠基人之一的郑国锠,他是兰大生命科学学院师生心中永远的“郑先生”。

胸怀祖国扎根甘肃

郑国锠1943年毕业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博物系,新中国成立时,他正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

博士论文答辩完毕后,郑国锠迫不及待踏上了归国的行程。当时,南开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和兰州大学都邀请他与妻子去任教。他们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决定来兰大。

郑国锠说:“如果只是为了优越的条件,完全可以留在美国。既然选择回来,就应该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1951年4月中旬,郑国锠与妻子、女儿一起乘火车来到条件艰苦的兰州。

当时,兰大动物学系和植物学系尚未合并,郑国锠担任植物学系主任。全系只有一台不能切片的切片机,一个不保温的保温箱,几架性能很差的显微镜。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郑国锠夫妇开始了工作。

1951年11月,兰大植物学系和动物学系合并为生物学系。1953年,郑国锠担任生物学系主任。

生活简朴治学严谨

兰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崇英在郑国锠门下学习,后来留校与老师共事,相处40多年。

在的她印象里,那个春夏季总穿一件米色夹克,走起路来噔噔作响的郑先生,总是人未到,走路声先到。

“郑先生生活十分简朴,一件衣服能穿十几年,他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教学和科研中了。”在王崇英的印象中,各个实验室始终按照先生的要求收拾得干净整洁。每天早上7时50分左右,郑先生都会准时来到实验室,摸摸实验台是否干净,检查仪器是否准备到位。

上世纪70年代,学校科研经费有限,郑国锠要求把每一分科研经费都用于学术研究。“有一次郑先生在水池里发现了一块破损的盖玻片,捡起来后非常严肃地告诉我们,清洗时一定要特别小心。因为当时盖玻片只能进口,价格不便宜。”王崇英回忆说。

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郑国锠潜心研究植物花粉母细胞的染色质穿壁现象(细胞融合),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1977年8月,教育部决定由郑国锠编写《细胞生物学》高等学校教材,并草拟《细胞生物学教学大纲》。

此外,他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植物组织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等细胞工程研究,并在国内率先创建了细胞生物学本科专业。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董健民:“誓与密码共存亡”

新华社天津4月15日电(记者周润健)在天津市静海区东南部,静静地坐落着一个叫刘祥庄村的美丽村庄。宽阔的马路、整洁的街道、...

相关推荐:
走近“深海勇士”2019-04-16 04:00
猜你喜欢:
评论:(郑国锠:中国细胞生物学奠基人)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